看清需求与差距,100多位纺机企业代表齐聚晋中寻找创新路径
发表时间:2018-08-08    作者:王继征  发表评论()

  8月8日,中国纺织机械协会纺纱机械分会2018年年会在山西晋中举行,来自全国纺纱机械和器材企业的120多位代表参加了此次会议。

  自2016年7月中国纺织机械协会纺纱机械分会正式成立以来,纺纱机械和器材制造企业借助这一平台,开展了丰富的交流活动。中国纺织机械协会会长王树田表示,中国纺织机械协会纺纱机械分会成立两年以来,每次活动都得到了大家的认可,纺纱设备及专件器材企业都积极响应和参与。近年来,纺纱机械进步很快,尤其在智能制造方面纺纱机械最为成熟,已有多条示范线。对当前市场形势,王树田提醒,中美贸易争端使市场形势变化比较大,与企业未来发展有很大关系,希望大家关注。

  运行保持平稳,节约用工设备是纺纱企业首选

  中国纺织机械协会副会长顾平分析了2018年上半年纺织机械行业运行情况,并着重介绍了纺纱机械市场和技术发展情况。2018年1~6月,纺织机械行业延续了去年下半年以来的增长态势,主要经济指标保持增长,实现了平稳运行。1~6月,纺机行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556.26亿元,同比增长16.02%;实现利润总额为31.81亿元,同比增长19.56%。

  据中纺联第三十三期企业经营者调查问卷的反馈,75%的样本纺织机械企业认为2018年二季度运行状况良好。50%的样本企业表示二季度订单数较上期增加,其中,54.5%的企业表示国外订单与上期持平。50%的企业表示二季度的生产产量比上期增加;90.9%的样本企业认为本期产品的平均销售价格与上期基本持平;91.7%的样本企业盈利较上期增加或持平;83.3%的样本企业设备利用率达到80%以上。总体看来,企业对当前行业运行情况表现乐观,并对下一期的运行表示乐观。

  顾平介绍,2017年,短流程新型纺纱设备更受用户青睐,环锭纺纱机械发展相对平稳。统计数据表明市场对自动化、连续化的设备需求持续加强,无论是新增项目还是改造项目,节约用工的设备都是纺纱企业首选。根据中国纺机协会对重点生产企业统计显示,2018年上半年,纺纱机械主要产品中梳棉机销售2200台,同比减少4.4%;并条机销售约1500台,同比减少16.7%,其中配自调匀整装置的并条机销售数量约670台,占总量的44.7%;精梳机销售约380台,同比减少44.1%;粗纱机销售约750台,同比增长7.1%,其中配自动落纱装置的270台,约占总量的28%;棉纺细纱机销售约230万锭,同比增长6.5%,其中配集体落纱装置的长车销售165万锭,同比增长27.9%;集聚纺装置共销售约262万锭,同比增长21.3%;转杯纺纱机销售约27万头,同比增长17.4%;自动络筒机销售约300台,与去年同期持平。

  近年来,纺纱机械生产向优势企业集中。总体看来棉纺成套设备继续向高产、高速、自动化、连续化、信息化方向发展。同时,纺纱设备及专件器材企业也结合自身情况和市场需求加大了创新力度。2017年以来,中国纺织机械协会为2家纺纱设备及专件器材企业组织了新产品科技成果鉴定。粗细联合智能纺纱生产线、高精密钢丝圈、高精密钢领等5种产品(系统)通过科技成果鉴定,主要技术性能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针对主要生产纺纱设备及专件器材的60多家企业的专利情况进行统计,2017年共获得授权专利245项,其中发明专利97项,实用新型专利140项,外观专利8项。专利总量虽然比2016年减少,但发明专利数量大幅提升。

  中国纺织机械协会副秘书长孙少波介绍了协会信息统计情况。据介绍,行业统计工作目前面临着国家有关部门数据不够详细,企业数据样本不足,企业数据完整性、真实性不足等困难,她希望企业与中国纺机协会建立稳定的统计联系,及时报送数据,反映企业的真实情况,协会将定期公布行业的综合统计信息,并对企业提供的数据予以保密。

  开拓国际市场,需要有的放矢提升服务水平

  开拓国际市场已成为中国纺机企业的一个重要发展方向。

  中国纺织对外经济合作有限公司运营管理部总经理刘斌分析了纺纱机械国际市场现状。他分别就印度、越南、印度尼西亚、孟加拉、巴基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土耳其、埃塞俄比亚等各国情况进行了具体分析。

  印度纺织产业的发展速度迅猛,其纺织行业对该国工业生产总值的贡献率已达14%。印度年产纱线566.7万吨,其中棉纱占75%,是全球最大的棉纱出口国,30%的棉纱用于出口,出口量占全球贸易总额的24%,从品种方面来看,32-40支纱产量最高,占棉纱总产量的27%。

  印度纺织产业的优势包括:原材料充足,品种齐全,产业链较完整,加工设备较先进,能生产全产业链产品;劳动力充足,工资水平低,电力供应相对充足、价格比其他东南亚竞争对手有优势;国内市场庞大,纺织品服装70%用于国内销售,且中产阶级数量正随经济发展呈爆发式增长,消费潜力巨大。

  据介绍,目前印度的棉纺设备年需求量约为200万锭左右,其中新增产能约100万锭。印度工业体系较完善,本土制造的纺纱设备具有非常强的市场适应性和竞争力。目前印度有600家规模以上企业从事纺织机械及其零部件的生产,其中约100家可以生产整机。

  刘斌认为,中国纺机企业在印度市场机会很大,挑战也很大,是否成功主要取决于企业的产品质量、市场策略及服务水平。

  越南已成为中国棉纱进口的最大来源国。截至2017年,越南共有800万纱锭,较2013年增长300万纱锭。尽管受到金融危机的影响,最近3~5年越南仍以年15%~20%的速度增锭,目标是2020年纱锭增至1000万锭。

  近10年来中国企业向越南市场出口纺纱设备300万锭。天虹、华孚、百隆、鲁泰、华纺、新大东、雅戈尔等在越投资的企业取得不错的效益。而出口越南天南、芽庄的棉纺成套项目,以及对林江和越智的出口实现了对越南本土企业真正意义上的成套设备出口。目前中国设备约占越南市场70%的份额。

  2017年印尼纺织服装出口额约占全球贸易的1.8%,位列第十。2017年印尼纺织品出口额为124亿美元,占印尼国内生产总值的1.21%。印尼纺织产业每年以5%~6%的速度增长。据印尼国家统计局统计,印尼全国现有纱锭约1050万锭。

  根据孟加拉纺织协会(BTMA)2017年的统计:孟加拉有纺纱厂424家,共计1165万锭环锭纺,25.7万头气流纺,年产纱线总量为241万吨;织布厂总计794家,共有无梭织机和有梭织机总计51000台,年产面料3.58亿米。2017年,孟加拉棉纺机械总进口金额约为1.13亿美元。

  近年来,印度LMW设备在孟加拉市场的占有率突飞猛进。刘斌认为,之前一些中国设备的潜在客户最终选择了印度设备,主要是由于孟加拉国与印度接壤,很多印度的纺织技术人员逐渐向孟加拉国的纺织厂渗透,再加之朗维当地服务团队的日益发展,越来越多的客户在购买设备的时候越发有所倾向。针对此问题,当地服务团队的扩建,专业化的培训已是中国纺机企业的当务之急,需要下大力气抓紧落实。

  巴基斯坦纺纱总产能近1000万锭,过去5年增加了100多万锭,80%的设备来自欧洲和日本,只有8%来自中国。巴基斯坦纺织厂倾向于使用日本和欧洲设备的原因是高产出、更省电、自动化程度高,运行更稳定,本地服务快速高效。

  土耳其纺纱产能每年增量大约在30万锭左右,其中30%为气流纺。过去土耳其以欧洲纺织机械为主,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土耳其纺织企业开始考虑选用中国纺机产品,但总体用量仍较小。

  刘斌认为,纺机企业需要根据各细分市场用户的需求来进行产品研发,考虑如何用技术优势引导客户,如何以融资支持抵御风险、降低成本,以精准营销高效定位潜在客户,如何提升服务水平。

  倾听下游声音,由制造型向制造服务型升级

  上下游企业的密切沟通已成为推动纺织机械进步的重要方面。

  鲁泰纺织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张建祥介绍了鲁泰在纺纱设备方面的选型经验,并分享了对纺机装备和国际化布局的思考和认识。据介绍,鲁泰纺纱设备的选型从企业的产品定位、产品结构与品质要求开始。鲁泰产品定位国际高端市场,目前主要采用德国、瑞士、日本等国的进口设备,开始部分使用国产纺纱设备。张建祥认为,与德国、意大利、瑞士等纺机传统强国相比,我国纺织机械在自动化、连续化、信息化和智能化以及整机的可靠性和稳定性方面仍有不足。其次,设备选型要与企业的文化理念及未来发展相契合。“以人为本”是鲁泰文化的精髓,所以对装备的信息化、自动化、智能化格外重视。再次,设备选型要综合比较整机性能、运行能耗、操作性等因素。

  近年来,我国纺织机械出口稳中有升,国产纺机品牌已可基本满足国内市场部分需求,国产化替代及海外市场拓展进一步加强;国产化纺机发展潜力大,发展前景广阔。在智能制造方面,鲁泰从实际需求出发,在关键装备、重点工序、特殊岗位实施智能制造,大力实施在线监测、大数据应用、可追溯控制的智能制造。对于智能制造,张建祥认为,合理的成本是关键,提质增效、节能降耗是目的,以人为本是核心。智能化不能盲目跟风,要基于企业的行业环境和实际现状,构建成本合理的智能制造。智能制造的核心是人,要在智能机器的配合下更好地发挥人的潜能。

  新时期为我国纺机工业提供了新机遇,但同时要正视自身差距。张建祥建议纺机企业:第一,既要有自信,充满干劲,又要有冷静成熟的心态,实事求是,紧紧围绕工艺做创新。第二,由制造型向制造服务型升级。纺机企业应向下游延伸,针对客户不同需求,建立专家团队,提供专业定制服务,为客户提供整体解决方案和个性化设计。第三,看清市场,做主流开发。张建祥认为,环锭纺仍是目前主流,保留3mm以下毛羽,低捻高强是研究方向;化纤加工装备将有更广阔的成长空间;针织装备将更有前途。第四,看准方向,把握机遇走出去。第五,开发设计中心建在国际化大都市是趋势。第六,建立具有核心技术的组装厂。

  根据鲁泰走出去的经验,张建祥认为,大企业走出去是必然趋势。走出去不仅可以降低生产成本,减小贸易壁垒阻碍,更重要的是要实现企业的国际化发展,获得更大的市场。

  经纬纺机股份公司榆次分公司总经理助理王建国介绍了企业精益生产的实践和效果。围绕做精品和优服务的发展主线,经纬股份榆次分公司在产品研发、质量管理、薪酬分配、人力资源管理、机制体制领域进行了创新。在产品研发上,推行精益研发理念。细纱机产品研发率先推行精益研发理念,产品技术档次达到或接近国际领先水平。通过精益研发模式的建立,多款新型纺纱机成为模块化设计的范例,都是当年设计,当年推向市场,在最短时间内实现商品化销售。JWF1278、JWF1383、JWF1286、JWF1386等精梳机系统成套产品也是精益研发的成果,在最短时间内完成设计并推向市场。在精益生产上,深化需求拉动式生产组织方式,存货资金占用连续四年下降,存货周转率从4.5次提高到7次以上,远高于行业平均水平,企业运营绩效明显提升。在管理上,推行全方位全过程质量管理。在市场营销方面,实现精细化营销与精准服务,持续关注重点客户,给与客户全方位的技术及服务支持,满足大客户个性化、差异化需求。同时,以两化融合助力管理提升,精益班组更加注重内涵。

  据介绍,未来经纬股份榆次分公司将构建细纱机、精梳机、转杯纺纱机,棉纺专件,化纤和织造产品,产品改造,精密铸造,通用机械六大业务单元,着力打造产品创新能力、制造和服务能力、内部管控能力三大能力,着力提升合同质量、产品质量、运营质量,实现“打造国际一流、具有全球竞争力乃至全球领先的纺织机械旗舰企业”的奋斗目标。

  江南大学教授、博导薛元介绍了数控纺纱装备及数字化纱线面料产业化关键技术。数控纺纱在精巧的机械结构设计基础上,利用数控伺服传动技术实现多根粗纱异步输入,通过程序控制实现纺纱机在线变化成纱线密度和混纺比。利用三通道数控混色纺纱技术能生产出多种新型花色纱品种。薛元提出,数控纺纱是实现柔性智能纺纱的必由之路。

  作为2017/2018年度执行会长单位代表,经纬纺机股份公司榆次分公司董事长、总经理管幼平和常德纺织机械股份有限公司摇架分公司总经理陈子辉总结了分会工作。

  管幼平表示,在一年的运作中,纺纱机械分会通过正确分析形势,凝聚了发展动能;组织专业研讨,促进行业技术进步;紧跟“一带一路”战略,引导企业提早规划布局,开拓国际市场;加强自身建设,促进行业有序发展。分析发展形势,他认为,市场需求仍处于低位,技术进步突飞猛进,竞争格局深刻变化,不断有跨界竞争对手出现,竞争度进一步提高,与此同时,我国纺织业全球竞争优势将进一步增强。在市场环境充满变数的背景下,对于企业发展,管幼平提出,首先,创新能力是企业的核心资源,要以开放、包容心态和互联网思维来进行产品创新,服务要创造额外价值。其次,重视国际市场开拓。再次,要提升管理水平。陈子辉介绍,一年来,在加强上下游沟通,加强专件器材企业与主机企业协同进步,促进智能制造方面做了不少工作。

  2018/2019年度轮值执行会长单位为青岛宏大纺织机械有限公司和重庆金猫纺织器材有限公司。重庆金猫纺织器材有限公司董事长杨崇明和青岛宏大纺织机械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贾坤介绍了年度工作计划。

  与会企业代表还就纺纱机械的市场开拓和未来发展方向,如何规范行业竞争等进行了讨论和交流。

稿件来源:中国纺织报
 相关资讯
发表评论
姓名:
标题:
  • 内容:
  •  
  •  今日新闻
网站背景 | 公司简介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产品与服务 | 信息定制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2005 - 2010 www.webtex.cn, All Rights Reserved
企业营业执照认证: 沪ICP备1003913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