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图)聚焦时尚目光 打造品位色彩——2013年中国色彩学术年会纵论时尚
发表时间:2013-12-27      发表评论()

  色彩行业百家争鸣

  12月14日、15日,中国时尚界的目光聚集在中国郑州。

  一场由我国色彩事业建设的领导力量,我国时尚前沿指导机构—中国流行色协会主办的,以“时尚视觉,品位色彩”为主题的2013年中国色彩学术年会在河南郑州大河锦江饭店隆重举行。九届河南省政协副主席、河南省豫商联合会会长陈义初,中国流行色协会新任会长梁勇,河南省服装协会会长李刚,中国流行色协会副会长、新丝路模特机构董事长李小白,中国流行色协会副会长、郑州领秀服饰有限公司总经理陈勇斌,中国流行色协会秘书长朱莎等来自行业内的300多位嘉宾出席了本次活动。

    中国流行色协会副会长、北京西蔓色彩文化有限公司董事长于西蔓表示,色彩是众多产业的“味精元素”,在过去资源不富足的年代,没有“味精”我们也能吃饭喝汤,相关产业也得到了发展。不过当时人们只是满足了“基本需求”。而今,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较以往有了长足的进步,此时广大人民群众不仅希望加入“味精”使“饭菜更美味”,还希望了解“味精”是不是对健康有益。因此2013年中国色彩学术年会邀请到了众多重量级的嘉宾,请他们为我国的色彩科学创新出谋划策,为中国的美丽事业来贡献一份力量。

  据了解,此次年会中国流行色协会特别邀请了世界知名的色彩大师、现代“色彩地理学”学说的创始人、法国实践派代表人物、法国巴黎国立高等艺术装饰学院让•菲力普•郎科罗教授,日本工业设计协会会长山口正幸、中国流行色协会副会长、中国美术学院副院长宋建明,中国流行色协会副会长、联想集团全球设计中心总裁姚映佳,中国流行色协会副会长、NE.TIGER创始人、艺术总监张志峰以及国内外知名专家做专题演讲。

    此次论坛第一位出场演讲的中国美术学院副院长、博士生导师、教授,中国流行色协会副会长宋建明以哲学的视角诠释了这次学术年会的主题“时尚视觉,品位色彩”的含义。“时”即是时间,产品所处的时代和周期,“尚”是风尚,就是价值观。“视觉”分为视点和视野,视点即我们研究的关注点,视野既包括国际的视野,又包括本土的关怀。“品位”中的品由三口组成,第一口果腹,第二口果面,第三口果心。包含了从基本生存需求到对自我实现的需求。而“位”则是所谓的位置、档次,是客观的状态。宋教授通过对“时尚视觉,品位色彩”这个主题的说文解字,再结合两个外国的记者拍摄的色彩的案例,从哲学的层面对色彩进行了辩证的分析。

  中国流行色协会色彩总监招霞表示:色彩是一个虚的概念,它最终要和产品结合起来。所以,流行中除了色彩,还有材质,造型和图案。同时,按照这样一个新的概念的设计思路,我们第一步要做的是市场调查,第二步就是对于趋势背景的解析,包括解析未来的色彩、材质、工艺和图案的发展。对于2015年春夏色彩的流行趋势,在国际会议上一共提出了五组主题,包括“蒸发”、“过滤”、“生机”、“颤动的”等。

  除国内专家介绍外,中国流行色协会特别邀请的国外顶尖专家在此次论坛上也发表了精彩的演讲,为国内研究者和从业者传经送宝。

  日本工业设计协会会长山口正幸在演讲中,通过色彩在各类实际产品中的运用,包括钢笔、汽车、手机等等,总结出一个规律—在产品的设计中,有四种颜色。第一种是无论哪个产品都必须要使用的,叫做必要色。第二种是带有一定的流行趋势的,叫做趋势色。第三种就是尝试色。最后是品牌色。我们在工作当中非常重要的一点,就是尽量积极地尝试一些尝试色,因为这种颜色可以提高一个公司的形象。其实这种颜色,尝试色相当于一个吉祥物的存在,它可能在实际的营业额中占的比重并不大,但是是不可或缺的。

  国际著名的色彩大师、色彩地理学创始人、巴黎国立高等艺术装饰学院的教授、法国实践派的代表人物让•菲力普•郎科罗以他50年的创作给我们带来一个城市建筑色彩,工业产品色彩以及色彩教育、色彩设计的一个案例的分享。从巴黎郊外的体操馆,到雷诺公司的汽车色彩设计,从色彩地理学到给学生们的色彩教育再到朗科罗教授作为一个画家的状态,朗科罗教授用自身的生活经历和研究经验,向与会者讲授了如何从生活中获取色彩灵感,再如何将灵感应用到各种产品的设计中去。

  会议上,嘉宾们精彩纷呈的演讲与交流,一次次将大会推向高潮,各方观点交相呼应、百花齐放,呈现出一派百家争鸣的景象,为本次学术年会赋予了极高的内涵。专家们精彩的演讲,也让三百多位与会者大呼过瘾。

  凭借着超高的学术含量和对实践重要的指导意义,目前,中国流行色协会每年举办的色彩学术年会已经成为中国色彩和时尚行业最为专业的交流平台。

  每年年末,这里都会齐聚众多的行业领袖、设计精英和教育界的专家。各位专家们在这里广开言路、思想和灵感自由碰撞,互相介绍各自领域的研究现状与成果,互相促进互相启发;他们通过各个层面的剖析,深入挖掘色彩在人们生活的各个层面中所产生的重要作用与影响,并藉此深入探究肌理,指导色彩科学与事业的进一步发展与突破。推动我国色彩科学与技术的进步和应用,促进色彩学科交叉融合和科技创新发展,提升中国产业经济核心竞争力。

稿件来源:中国第一纺织网
 相关资讯
发表评论
姓名:
标题:
  • 内容:
  •  
  •  今日新闻
网站背景 | 公司简介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产品与服务 | 信息定制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2005 - 2010 www.webtex.cn, All Rights Reserved
企业营业执照认证: 沪ICP备1003913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