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高光到亏损,都离不开我的责任。”谈及过去美邦(美特斯邦威集团简称)的亏损,美邦创始人周成建回答得直接坦率——2月2日,在位于上海浦东新区的美邦时尚产业园见到了周成建,他坐在办公室沙发上,同事在他面前架好了摄像机,采访刚开始时,他承诺“有问必答”。这是周成建正式复出后的首次发声。
据1月22日的公告,周成建女儿胡佳佳卸任美邦服饰总裁职务,之后将由周成建亲自掌管公司。据不完全统计,在胡佳佳接手的7年多时间里,美邦服饰从巅峰迅速滑落,公司累计亏损近32亿元。
公告发布后,胡佳佳被推至舆论的风口浪尖。但身为父亲的周成建却在这次采访中罕见地道出了背后的实情:“虽然过去几年,我不是法人代表,但我还是公司实控人。其实过去我也有参与美邦的经营,不过是处于一种似管非管的状态,这样反而不能很好地把管理理顺。”
这也说明了,过去七年,胡佳佳虽然被推至台前,但美邦帝国背后真正的掌权人仍是周成建。
在关键时刻,他选择站出来为女儿辩护——将责任归于自己。同时,周成建也进行了深刻的反思——自己的认知局限也影响了公司和团队,这具体体现在 “对新零售,就想当然地认为,线上就是一个电子货架,线下只是一个场景货架,线上和线下只是这样一个区别”。
在2023年下半年,他亲自带队在杭州做了半年直播。这段经历,让他受益良多——新零售原来是一个生态的变化,本质没变,但前端购买的形式、路径和形态都发生了变化。
对于这次回归,他说,不如自己全面参与,再去拼一把。拿出30年前创业的状态,回到当年在车间当裁缝一针一线的劲头,把美邦在新零售时代的能力搭建好。
王者归来。此时的周成建,已年近60岁。从外表看,他穿着打扮十分年轻——一件白色棒球服款式的外套、一件纯黑色打底衫、一条浅蓝色的牛仔裤,全身穿的都是美邦及旗下品牌。而他言语中的坦率与幽默,也让人感觉,对于重新带领美邦变革,他有十足的信心。
他想带着美邦重回昔日的高光时刻。
作为曾经的“步行街王者”,美邦线下门店最多时高达5000家,巅峰时期年营收近百亿元。但自2016年胡佳佳接手后,美邦逐渐在电商的洪流中落下了。
尤其是过去两年,美邦的现金流问题逐渐暴露出来,裁员、欠薪……为了筹集资金维持公司运营,美邦在过去一年内至少4次售卖自己的物业房产。对此,周成建表示,出售物业只是救急,不是长远之计。“我也希望不要再用这种方式。我也不可能把所有的资产都卖光了,也没有这么多资产可以卖。”
为重振团队信心,起到带头作用,过去半年在杭州时,周成建吃住都在办公室,“我希望用这种以身作则的态度影响大家,一起去探索,所有的问题逐个去解决”。
对直播的摸索与新零售方面的学习,也给了周成建底气,让他觉得美邦的探索空间还很大。但同时,也暴露了美邦在新零售时代待补的课——供应链。周成建表示,在今年,基于新零售的供应链配套能力,是美邦的重点。
但他也明白美邦目前面临的挑战很大。他没给自己设定一个时间,什么时候要出成果,“(服饰)这个行业难的是一针一线、日复一日的坚持。我也不确定,我绝对就能把这个企业做好,我只是有绝对做好的勇气、精神和担当。尽人事,听天命。”周成建说。
以下是周成建的自述:
我现在几乎吃住在办公室
过去半年,我在杭州带着团队做直播的时候,吃住都在办公室。本来商业办公楼是不可以住在里面、吃在里面的,我就跟物业沟通,说特别照顾一下,我就吃住在里面了。
有时候大家跟我开玩笑说,老板,这栋楼就剩你一个人晚上睡在里面,你不害怕吗?我说,这有什么害怕的?边上不是灯火通明嘛。包括现在在这里(美邦上海的新总部),我也几乎是吃住都在公司。
我希望用这种以身作则的态度影响大家,和大家一起去探索,所有的问题如何逐个去解决。我觉得这是一个新的开始。
这么多年,我们也曾经历过一些高光时期,因此人也慢慢放松了,觉得可以让团队去做,所以我在管理上有点相对松懈。
从根源上来说,美邦这些年从高光到亏损,都离不开我的责任。虽然过去几年,我不是法人代表,但毕竟我是公司控制人,当老板就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要做好最基本的策略管理、最基本的财务损益风控管理、最基本的组织风控管理,这些事情出了问题,都离不开我的“贡献”。
有句话说,头没带好,后面再强的能力也未必有动力。所以我这次重新回来,我肯定要带头,要以身作则。
同时我要拿出30年前创业的心态。30年前,我聚集了一批应届毕业生和我一起共创、一起奋斗,所有人把所有的时间投入事业,包括我自己。没有节假日,更没有春节,比如正月初二我们就到全国各地去做市场调研,和加盟商、供应商等沟通,那时我们做得非常好。
我给自己定了一个标准:假设自己回到30年前。我在当裁缝、做衣服的过程中如何一针一线地做,那么今天,在新零售场景下,我也用一针一线当裁缝的逻辑,去把它(新零售)缝好。
所以最近我就提出,在全域渠道要做到三个一致性:品牌情绪形象一致性、商品价格价值一致性、消费者购买体验一致性,如同曾经单一线下渠道做的那样。
与此同时,我也要重新去焕发整个公司年轻人的精神和奋斗力,用年轻力重构组织的竞争力。年轻力不等于年轻人,我认为它是一种学习力、一种好奇心;它是一种担当、一种创造力。所以,我们一方面要鼓励老员工、老同事们做到年轻化、有年轻力,同时也要想办法如何更好地吸引一些90后、00后的人加入。
过去个性化认知太强,也影响了团队
2023年10月,美邦赶上了一波国潮的热度。趁那波热度,有10天左右的时间,我们直播间平均在线人数有两万人,高时达四五万人。我们没付一分钱流量费,都是免费流量。当时我们上一款衣服,一分钟就卖完,上一款就卖完一款。
但很遗憾,国潮风带来的免费流量,我们没有接好。因为我们没有供应链支撑,没有提前做好小单快返(指每款新品先生产几百件进行测款,再根据销售表现迅速调整产量)供应链的准备。
现在服装行业大家都讲快返,但快返并非无序的快返,快返需要做长期计划,可能需要提前一年筹划准备,否则是做不到快返的。比如你临时有某款衣服卖爆了,如果没有提前做准备,加是加不出来的,而我们过去是基于线下场景的供应链和商品企划去做,单款衣服大概只做几百件、几千件。
这件事既让我们看到了巨大的机会,又看到了很大的遗憾。
所以最近我一直讲,一个人要做认知局限的破局。拿美特斯邦威来说,对于过去单一线下的消费场景,我们的认知非常成熟,特别是我自己。比如,曾经无论全国各地哪家店,或者今天还在经营的哪家店,只要告诉我目前店铺的业绩发生什么变化,我肯定可以判断出一二三点的问题,我就会告诉他这一二三点的问题怎么解决。
因为对原来这些有非常强的认知,所以对于新零售,就想当然地认为,线上就是一个电子货架,线下只是一个场景货架,线上和线下只是这样一个区别。其实不是这样,新零售它是一个生态的变化。通过过去半年我们的直播尝试,了解到新零售原来是这样一回事——本质还没变,只是前端购买的形式、路径和形态发生了变化。
所以这个新的认知,也改变了我对后面管理的想法。我也开始慢慢觉得,做新零售,也难也不难。
我也在深刻检讨,过去这种个性化的认知太强,也会影响整个团队。由于个性认知问题,折射出来的管理方式问题,以及管理的精益度的态度问题,这三件事会自然导致企业出现波动。
所以我要重新学会更开放、更包容、更敬畏、更与时俱进,一定要把想到的认知转化成行为。让自己做到、让团队感受到、让消费者感受到,那才是我真正要做的,我会努力。
尽人事,听天命
为什么我会决定复出?
首先,这个行业是我的热爱。另外,从某个角度来说,我也是放不下。因为这几年市场变化蛮大的,虽然年轻一代,比如我的孩子,她对新时代比我更了解,但毕竟在这个行业的认知上,可能我会更有经验一点,对这个行业、产业的理解,我会比他们更深一点。
基于方方面面的思考,我跟我女儿探讨:是不是整个由我自己来试试看?但我也未必比她做得好。其实过去我也有参与美邦的经营,不过是处于一个似管非管的状态,这样反而不能很好地把管理理顺,我想还不如这次自己全面参与,再去试一把,看看是否有可能比现在要更好一点。
我觉得美邦的探索空间还是蛮大的。特别是过去这半年,我去杭州深入了解新零售生态之后,更感觉到对产业链深度挖掘的重要性,包括供应端深度提升的重要性。
我认为,无论什么形态的新零售,它都离不开消费者最根本的诉求——好产品、好价格、好的购买体验。我相信几十年前如此,今天如此,未来还是如此。只是说新零售让这个消费路径的形态发生巨变,今天有直播形态,有搜索形态,当然也包含线下货架体验的形态,无论哪一种形态,它都离不开好产品、好体验、好价格。
好产品,本质上还需要对产业链有足够的理解,才有可能更好地把供应链能力重构,才有可能把好产品做出来,给消费者更好的购买体验。
与此同时,在财务上我也要求进一步强化风控。
过去我们的确通过一些资产变现,抽出了一些资金,做下一步的投入工作,但我希望不要再用这种方式。另外我也不可能把所有的资产都卖光了,也没有这么多资产可以卖。所以我希望通过内部风控的机制,来解决现金流的问题。当然,如果真有人出好价格,也是可以出售的。我们不要基于情怀,情怀是要付出巨大的成本的。
目前来看,公司负债率也慢慢变得健康了,相对来说现金流也可控,只要能把这些机制落实,才能真正解决现金流的问题。靠出售物业,只能救急,不能保证长远。
美邦曾经最高光的时候,做到了年零售额达150多亿元,上市公司披露的年收入达99亿元。我们从30亿元做到99亿元,花了6年。如果今天美邦能把所有能力全理顺的话,同样数字的变化,有可能只需要3年,这是和过去单一消费场景的时代完全不一样的:变数大、起来快、挑战也大了。
我也不确定,我绝对就能把这个企业做好,我只是有绝对做好的勇气、精神和担当。我也不是什么有特异功能的人,我只是一个普通人。我只能说今天开始了,但到哪一天截止,我现在也没有计划。
我会重新回到30年前的状态,用一针一线、进车间做裁缝的精神,去做好产品。有了好产品,需要更多的专业人员把好内容做好,再需要更多的专业人员,把体验做好,把链路打通,这些是需要我去努力的事情。
尽人事,听天命,我会努力,但结果只能听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