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广东、江浙等地棉纱贸易商反馈,进入4月下旬港口乌兹别克斯坦纱、越南纱及巴基斯坦等的棉纱询价、出货量较上中旬略有好转,尤其C21-C40S高配包漂纱成交现触底反弹迹象(印度古吉拉特邦、马哈施拉特拉邦等地的纱厂反映C21S棉纱因产销倒挂或利润偏低而纷纷减产,供应量有所下滑),少数沿海地区织布厂、轻纺轻中间商阶段性补库的意愿振荡回升。
浙江绍兴、广东佛山等地的棉纱企业表示,随着全国各地全力保障货运物流高效畅通,进一步强化工作举措,发放使用全国统一通行证;多措并举提升高速公路通行效率,畅通普通公路等“微循环”,山东、江浙、广东、河南等地进口棉纱报关、入库及发运等工作逐渐恢复,一些3/4月份推迟的执行的棉纱购销合同再次缓慢启动,企业的恐慌情绪减弱。不过整体来看,受二季度棉纺织品服装出口订单疲软、内外棉纱报价仍大幅“倒挂”及人民币近期大幅贬值等利空的影响,进口棉纱船货、保税及清关纱成交延续相对冷清,气氛不佳状态。
部分外贸公司、代工企业反映,自2月下旬国内部分地区新冠疫情多点暴发、快速扩散以来(波及28个省市自治区);再加上能源及原材料价格暴涨,我国棉纺织服装业对外贸易订单不仅“外流”现象加剧,而且毁单现象呈现大幅增长。广州某轻纺进出口公司负责人表示,近期欧美、日澳等国服装品牌企业及零售商一方面加速将中低档纺服订单大量向东南亚越南/印度/孟加拉等国转移(有些代加工企业甚至近70%-80%的订单流失);另一方面担心中国爆发的疫情短期无法得到有效控制,不仅加工企业排单、生产受到影响,而且物流受到影响(含海运),因此一个订单甚至下达到几个厂家(采购方支付5%-10%的合同保证金,有些企业收取的保证金比例更低),谁先装运、交货就将尾款结给谁,即使协商不成,买家最多损失保证金,同时造成国内生产企业、出口商间竞争加剧,甚至降价抢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