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1日下午,《谁持经编当空舞》首发式暨作品研讨座谈会在马桥召开。
《谁持经编当空舞》是由中共海宁市委宣传部、海宁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编制,一级作家王路执笔,浙江人民出版社出版的一本人物传记。书中的主人公就是海宁经编教父——沈顺年。
首发式上,沈顺年动情地说,自己农民出身,15岁便参加劳动,是党的培养和大家的信任才给了他机会为海宁经编做贡献,他希望海宁经编各方能同心同德,继续拼搏,为海宁经编再创辉煌。虽然已经退休,眼睛也几近失明,但沈顺年说,他还是会继续为经编发挥余热鞠躬尽瘁。随后沈顺年深深地鞠了一躬。
工业是经编园区的立身之本,实体经济是马桥的腾飞之路。20年前,沈顺年44岁,在他的带领下,老一辈创业者艰苦卓绝、奋勇拼搏,“无中生有”建立了经编园区,解决了“有没有”的问题;20年来,马桥始终坚定不移贯彻落实“八八战略”,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一任接着一任干,实现了经编园区快速稳定发展。
研讨会上,相关专家认为,《谁持经编当空舞》的出版不仅表现了改革开放的海宁经验,乡村振兴的浙江表达、创新创业的中国故事,更是对经编产业这些年来发展的肯定,对以沈顺年为代表的经编人几十年来创新创业的肯定。
90年代初期,经编在国内仍是一个鲜为人知的小行业,在普遍不被看好的情况下,沈顺年却看到了其中的商机:经编行业虽小,但科技含量高;从事企业虽少,竞争对手也少;投资虽大,但利润丰厚。他说:“大商场靠名牌,小商场靠专卖店”,而马桥,就是他经营的经编专卖店。在他的带领下,马桥经编的发展驶上了快车道,开创了国内经编产业的辉煌业绩。
现在,经编产业已经是海宁三大传统支柱产业之一,已成为推动海宁经济发展的重要驱动力。
2018年,经编园区201家规上工业企业实现工业总产值211亿元,同比增长11%;全年完成工业性有效投入13.62亿元;准入工业项目10个;引进世界500强1家;新申报高新技术企业7家,新认省科技型中小企业13家,新认定省级高新技术企业研究开发中心2家,组织明士达申报省级企业研究院,成如旦、中硅新材料分别在新三板、四板挂牌。依托科技创新,园区单打冠军不断诞生。
海宁经编正不断向“高质量发展”转型,“世界经编”正在实现从蓝图到现实的跨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