厉玲:我们百货业这十年为什么停滞不前
发表时间:2016-05-09    作者:厉玲  发表评论()

  我们百货业这十年为什么停滞不前了?

  1、04年我离开之后的十年 百货行业的变化不大

  零售业是个很传统的行业,从它诞生到发展,经历了很长的一段时间。但传统并不意味着保守,零售其实一直在进步。互联网来了,我们就接招,再厉害的互联网也只是一种方式,我们要利用好它,零售业没必要慌张。

  互联网出来之后,很多人认为我们百货行业很快会被干掉,因为太古老了,古老、传统就意味着保守。

  前不久,和一位银行行长聊,他也是同样的观点。我就和他说:最先被干掉的应该是你们银行网点啊?为什么?产品标准化程度高,网银支付和转账又便捷,受互联网冲击应该更大。那么,你的网点有没有大面积关闭?他回答说极少啊;我说,当你的网点关掉50%的时候、零售商门店关掉10%才正常,你现在还没有关这么多,所以你不用担心零售业会被干掉。”

  同样活着的传统行业还有酒店业,在我国,酒店业是最先改革开放,最先国际化的服务行业,它的规范化也是零售业学习的榜样。互联网到来之后,酒店业的发展形态更为丰富更具特色,“民宿”就是酒店业的创新形态,区别于传统意义上的酒店,“民宿”利用自用住宅空闲房间,满足旅人“过一天他乡生活”的诉求。与以往酒店依赖电话、传真订房不同,“民宿”更有效的利用互联网,订房更方便更快捷,海量的信息、立体的展示、真实的点评,与消费者的沟通友好且有效率,这就是典型的“酒店+互联网”。

  一个是金融业,一个是酒店业,在互联网时代到来的时候,他们都有参与新技术的应用,也在新浪潮中获益。

  我从来反对互联网+,零售行业从来不存在“互联网+”,只存在“+互联网”。O2O为什么是Online to Offline,而不是Offline to Online,根本就是Online and Offline。现在做零售的人开始不相信自己一手创建的行业、对零售的未来没有信心,得了‘传统行业互联网恐惧症’,这是一种‘病态’,也是无知的一种表现。

  我都在怀疑,这个企业到底是不是你做出来的?怎么会被人家忽悠得一愣一愣的,一帮小青年从来没做过零售,拿着个APP教你怎么做生意,按理说浸淫实体零售行业多年,那些百货店难道不是你做的吗,怎么会那么容易信别人的互联网+、电商?因为动脑筋勤思考的人确实少,一百个人里大概有十个会想。

  百货店一直都是调整出来的,我93年做杭州大厦的时候,将杭州大厦定位为高端百货公司,后来又把银泰做成流行百货公司,通过定位的调整去适应商业环境以及消费者需求的变化。无论环境怎样变,都是有方法的。

  有一句话,我讲出来都觉得很难为情。从我04年离开百货业,这十年来整个行业进步不大。

  1994年到2004年的确是中国百货行业的黄金十年。

  之前,杭州只有一家“解百”。在这十年里,杭州百货业更加多样化,并推行连锁化,实行电脑化管理,百货业在消费者心目中的形象也有了质的飞跃。这十年是发展的十年,是树立社会形象的十年。

  2004年像是一个分水岭,之后的十年,大卖场、购物中心与专业连锁迎来了有效发展时机。对于百货行业来讲,除了网点多些,资本嫁接加快,你的货品和顾客满意度有多大提升呢?大家都去干嘛了,购物中心这块蛋糕反而被万达、万象城、大悦城等企业拿去了。

  经济形势这么好,这样的十年恰好应该是变革创新和提升的十年,可惜没有企业认真在做,真正从内部管理、成本管控、新业态拓展去提升的企业很少,我们没有为下一个阶段做好准备。也并不是说十年前就没问题,一些问题在十年前就已萌芽,只是后来全行业都浮躁了,就没有去调整,没有去做精细管理。

  2、价格生态混乱,谁应该来负责?

  打折用了十年,一直到今天还在用,一开始是满200送30,到后来满200送400都出来了。我们百货业出现了两个很严重的问题,价格体系混乱,以及对于奢侈品的过分追捧,其中消费卡至为关键,是很不好的东西。

  04年前,行业内购物卡的发行量极少。04年之后,购物卡的发行量以及在零售门店中的销售占比呈爆发式增长。

  持卡消费的人,对价格的敏感性很低,对价格体系的破坏性也很大。举个很简单的例子,杭州世纪联华超市的储值卡发行很厉害,即使商品定价偏高,持卡消费的人也不会太在意,销售不会受影响。其他商家也去比较、提价,整个行业的价格就都上来了。

  04年之前,商场对服饰类商品的抽成大概在20%左右,现在有的商场高达30%以上。零售商加抽、供应商加价,恶性循环。我在银泰的时候,服装品牌是4到5倍的加价率,现在恨不得加到14到15倍。消费者就会感觉到去百货店购物价格虚高。

  崩坏的价格生态,把我们整个零售行业也弄坏了。整个行业,没有人认真思考经营管理,品牌选择等,而是一味加价,发卡,追销售,打折,虚假促销,恶性循环。一旦经济形势不好,问题就暴露的更明显了。

  马云曾经讲,百货店的东西太贵,我们淘宝的价格要降下来。我当时就说过,马云不懂零售业,商品价格虚高不是零售商的问题,不是供应商的问题,是整个行业的价格生态被破坏了。

  百货店的供应商,同时也是淘宝、天猫的供应商,我们都没有商品直接定价权。他不懂零售,我原谅他,但我们自己也不懂,就是问题了。

  3、今天,百货业面临的最大问题是没有东西可卖

  前几年流行一句话‘不上网等死,上网找死’,在我看来,我们面临的最大困难是没有东西可卖。没有人做制造业,没有人做生产线,没有人做品牌,所以百货业的品牌才会出现大量雷同。

  反而是互联网培养了很多新品牌,大家都叫他们“淘品牌”。

  如果我还在这个行业,我宁可等死也不会找死。百货业不会死,但是有企业会死,即使要死也要等到最后一家死,千万别第一家就死了。

  这几年,整个国家自上往下,都在提’互联网+‘,今年提“回归实体、工匠精神”,我认为这正是我们百货行业需要的品质。

  百货业首先要有信心,坚定自己是能活下去的;其次整合门店,缩小经营面积,做主题百货;第三,在培养供应商方面多动动脑筋,最后是维护消费者。百货业永远是在求生存,所以,百货要找到自己的活法,脑子转的要快,不能被电商带偏,个性化服务永远不会真的死掉。百货要往两头去做,用百货的优势做大的购物中心和小的专卖店。”

稿件来源:联商网
 相关资讯
发表评论
姓名:
标题:
  • 内容:
  •  
  •  今日新闻
网站背景 | 公司简介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产品与服务 | 信息定制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2005 - 2010 www.webtex.cn, All Rights Reserved
企业营业执照认证: 沪ICP备1003913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