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3月22日,郑商所江浙棉纺织行业调研团来到江苏纺织重镇、中国家纺之都南通,参观考察了江苏金太阳纺织科技有限公司和南通棉花储备库,并就当地家纺行业形势、棉花仓储状况及进口纱生产经营等进行了座谈交流,总结起来主要由以下几个特点。
一、南通家纺行业生产经营正常。江苏金太阳纺织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集面料研发、生产、销售于一体的轻产业型企业,2015年企业实现销售收入12亿元,同比增长30%。销售市场看,国内市场实现10亿元,出口实现2亿元。产品类型看,国内市场主导产品为床品四件套(床单、被套、两个枕套),国际市场为高价、高质定制产品。国内产品销售主要由产品创新和质量提升驱动,与房地产行业周期关联性不大。企业原料坯布库存1000米左右,产成品依订单生产,基本无库存。南通家纺行业受益于南通家纺大市场所在地影响,目前生产经营处于正常状态。
二、坯布供应结构发生变化。受近几年棉花价格下跌、纺织行业经营周期及纺织行业生产主体变化影响,南通家纺行业采购渠道已从原来的主要采自山东、河北的WQ、 YSL、DM、SH等国营大厂转移到南通本地中小型企业。原因是两种类型的企业在适应产品花色、定价机制、订单时间等方面具有完全不同的反应程度,中小民营企业更加适应这些正在发生的快速变化,从而逐步从这些大厂手中获得了份额。供应渠道、供应结构的这些变化在反映不同机制约束下的市场竞争能力不同的同时,也从另一个角度说明,该样本所用原料的数量或许出现了减少。
三、家纺产业链价格传导并不总是顺畅。样本企业调查情况看,从棉花、棉纱、坯布到床品中间环节较多,上下游各段价格传导呈现有时顺畅有时相对独立的特征,价格传导并不总是顺畅。如,去年以来,棉价下跌,纱价下跌,影响坯布、床品价格走低。但另一方面,受该链条某一环节某一微观因素影响,价格传导受阻,价格承接难以实现环与环之间环环相扣式正向影响,而是仅仅在某一环内出现小闭环之间由供需关系决定的价格关联。另外,由于家纺产业在面料、成品设计创新上拥有较多的技术含量,其定价方式显著不同于普通产品 “成本+利润”的定价模式,原料成本有时在总成本中的占比较小。因此,简单地以家纺产品价格或总量去反推原料价格,并求导原料消费量的方法并不总是灵光。
四、纯棉产品仍为主流,非棉纤维替代速度较快。从样本企业反应的情况看,家纺产品销售总额的80%仍为纯棉产品,其余20%为非棉纤维产品,如莫代尔、粘胶、化纤、天丝等,但这些产品的替代速度较快,对纯棉产品市场的侵蚀速度不可小觑。近年来,伴随着科技水平的提高,粘胶纤维产品的市场份额迅速提升,市场并未因为粘胶纺产品价格高企而转用棉花纤维。有意见认为,只有棉花价格降到足以吸引纺织企业认可的水平,才会导致这些企业弃粘用棉。在衣着市场,以莫代尔、天丝为代表的其他非棉纤维也在以高舒适度、时尚性蚕食纯棉市场。
五、外纱优势减小,内纱开始发力,新疆纱潜力很大。据南通银帅纺织施总介绍,受去年国内棉价下跌影响,国内32S以下纱线价格与同等级外纱价格趋同,甚至更低。这种形势使得外纱原来的价格优势消失殆尽,同期外纱进口量迅速减少,进口纱贸易商数量锐减,仅存的中大型贸易商也相继减少了进口纱业务量,转而只从事某些简单型业务。未来看,如果抛储开始,纺织厂能够拿到10000左右的棉花,那么该等级外纱基本将被驱逐出境。另外,伴随着新疆纺织业扶持政策的持续和异地在疆纺织投资的进行,享受政策、原料供应本地化等优势的新疆纱的前景将被看好,这不仅将冲击外纱,而且也将对东部纺织企业生产,产生重大影响,我国纺织产业结构也将发生变化,需要引起内地纺织企业高度重视。由下游反推原料需求和原料价格变化的逻辑也将发生变化。
六、南通地区储备棉状况。据有关人士介绍,南通、盐城、徐州三库储备棉数量约在40万吨左右,其中进口储备棉数量17万吨左右。目前储备棉质量状况、打捆、出库、检验等环节应对抛储毫无问题,完全能够满足市场和客户需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