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棉行协:2016年1月棉纺织景气指数报告
发表时间:2016-02-26      发表评论()

  2016年1月中国棉纺织景气指数为47.43,与12月相比降低1.32,1月份行业处于欠景气状态。

  采购价格指数45.40,较12月下降3.13,表现为1月份纺织企业鲜少采购原材料,需求不足是影响棉花以及化纤短纤类等原料价格快速下行的关键因素。其次,国储棉春节后即将投放的消息也让企业观望浓厚。第三,年关将至,企业资金趋紧,银行放贷收缩,企业没有庞大的资金用于原料储备。从原料价格指数上看,1月标准级棉花平均价格为13084元/吨,与上月相比环下降0.2%;涤纶短纤平均价格为6365元/吨,环比下降5.5%,粘胶短纤平均价格为13410元/吨,较上月下降7.1%,化纤短纤价格跌幅进一步加深。

  生产指数48.41,较12月下降1.4。随着春节假期临近,以及1月份元旦三天假,企业开工天数减少,生产排单放缓。部分地区的小微型企业陆续准备在月底安排春节放假,而一些生产接单较正常的企业,订单也以春夏季尾单为主,基本保证在春节前完成。1月份纱布产量明显放缓。 

  产品销售指数47.76,较12月下降2.09。受产品产量下降影响,1月份产品销售进度放缓,但下游市场需求减少仍是主要原因,其次纱布价格下跌也是催化剂。部分产品市场销售状况较好,但成交量少不足以支撑市场回暖。此外,1月份行业外贸形势仍不明朗,国际需求短期内仍呈现低迷态势。从国内纱布价格情况看,1月32支纯棉普梳纱平均价格为19338元/吨,环比下降1.1%,纯棉坯布价格为5.4元/米,环比下降0.2%。

  原料库存指数49.56,较12月下降0.15。年初,原料库存仍持续低位,维持2015年年底的状态,由于原料价格的持续弱势,纺企采购谨慎,随用随买。此外,由于国储棉投放在即,用棉企业更加不愿意多囤棉花,受原油价格下跌影响,化纤短纤“看跌”为主,短期内原料库存不会增加。

  产品库存指数47.36,较12月下降1.92。2015年全年纺织企业均以去库存为主要任务,并持续至今年1月份。据个别企业反映,因为资金缘故,不少下游企业倒闭关停,很多产品提不了货只能囤积在仓库中,由于产需难以完全对口,企业只能以很低的价格出售,但成交率以及成交量都较低。总体上,企业产品库存在一个月左右是安全期,能保证资金的正常周转,一旦产品库存超过3个月甚至以上,资金回收风险将大大增加。

  经营指数46.05,较12月上升0.12。以骨干型企业为核心,这些企业经营质量整体向好,且高于全行业平均水平,由于一些小微型棉纺织企业仍处于亏损状态,1月份行业经营“艰难”的状况仍未改善。当前,企业较关心的储备棉投放品种,将直接影响到未来企业的产品结构,对于一些生产高档次纯棉产品的企业,面对国内棉花供需结构性矛盾十分担忧,这将直接影响企业生产效益;其次,国内新开工项目数量持续平稳增长,其中新疆产能的扩增占主要份额,未来新疆纱与内地纱的“价格差”势必冲击内地纺织企业的生存。

​​

  本报告得到以下企业的大力支持(排名按字母排序):

  德州恒丰集团
  鲁泰纺织股份有限公司
  临清三和纺织集团有限公司
  山东如意棉纺集团

稿件来源:中棉行协
 相关资讯
发表评论
姓名:
标题:
  • 内容:
  •  
  •  今日新闻
网站背景 | 公司简介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产品与服务 | 信息定制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2005 - 2010 www.webtex.cn, All Rights Reserved
企业营业执照认证: 沪ICP备1003913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