苍井空卖内衣事件中的互联网思维
发表时间:2014-08-06      发表评论()

  苍井空,三个字在中国的大城市几乎是家喻户晓;而且“苍井空”、“苍井空现象”这个案例很有意思。

  笔者觉得首先是这家内衣品牌商家敢于出击小众人群。其实苍井空确实可能是一种性感的象征。但也有一种非主流的属性。打她的牌是有点冒险的。

  因为内衣品牌商家相当于肯定了一个非主流人物,甚至非主流文化。笔者相信苍井空到目前并未为她色情片生涯道歉或忏悔。而色情片和卖淫其实是一回事。只是更大规模地卖淫。

  从商业角度看,商家胆子比较大,也多少有赖于苍井空的转型的初步成功。苍井空有从小众人物转向大众人物的迹象。商家则抓住了这个时机。

  品牌商家的步骤也有可取之处。他们善于营造事件。让苍井空在微博里表达想设计内衣,以及隔空向雷军喊话,希望能学习互联网营销之道。这些都是可以制造话题,吸引八卦的媒体记者,以及微博的有闲粉丝一族。

  接着,品牌商家还玩起了“众筹”,倒不是向观众发起众筹(但未来也许可可能,或者已经有了),而是把苍井空当做合作者,相当于股东。这一点很重要,一是成本低,光代言费很少,二是让她干活,分享收益,这激发了苍井空的积极性,所以,她愿意在普宁呆上一星期。

  对了,文章作者提出营销死了,是何用意?意思是不需要费尽地去寻找目标客户?而是通过网络来吸引同类,吸引粉丝,建立社群?文章说,社群这群人的核心价值观是一致的。营销死了意味着什么?意味着功夫在诗外吧。

  就是你要找的是有相同气质爱好的朋友,不要力图去推销什么,或者想去改变别人。因为互联网实在太自由,人群实在太细分了,谁也不会勉强,强行推销恐怕适得其反。关键在于把你自己表现好,传播出去,用真实的人性去吸引真实的人性,以小众气质去吸引小众气质。

  不知道这样理解作者张先生的“反营销”的说法对不对?

稿件来源:网易财经《亦观察》
 相关资讯
发表评论
姓名:
标题:
  • 内容:
  •  
  •  今日新闻
网站背景 | 公司简介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产品与服务 | 信息定制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2005 - 2010 www.webtex.cn, All Rights Reserved
企业营业执照认证: 沪ICP备1003913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