竞争激烈店铺过剩 日本大型百货赢利模式被迫进入转型期
发表时间:2014-08-26      发表评论()

  大型百货商店的赢利模式正进入转型期。2013年,日本全国的百货商店的销售额开始增长。其中,手表、珠宝饰品及海外奢侈品品牌等高价商品的业绩稳步上升,海外游客的入境旅游消费为此作出了一定的贡献。但以往的商业模式仍然存在,日本百货业并未从中完全摆脱出来。

  造成百货商店销售额减少的原因,除了社会人口减少且走向高龄化、其他业态竞争力强和店铺过剩等外在因素,百货商店自身结构上的问题也占较大比重。以往依靠稳步增长的经济景气度,获取不特定多数客户的商业模式在2008年金融危机时开始瓦解。

  如果百货商店过分偏重高价商品,那么市场就会逐渐缩小。随着服装商品的休闲化及低价化进一步深化,零售市场的划分产生了变化,其中购物中心所占份额达到了20%,而百货商店则降至4.5%。此外,电子商务在这5年内业绩翻倍,已扩大至10兆日元的规模。

  由于百货商店的商品及销售不断依赖业务合作伙伴,致使百货商店自身在商品准备、销售以及待客能力方面有所减弱。在这种反省下,大型百货商店正在加强自主型的商品策划,希望通过从企划、生产至销售的自主策划带来更好的赢利效果。为此,百货商店需要改革目前这种商品及销售过度依赖制造商及批发商的业务结构,建立买断或是与制造商协作的供应链模式。

  三越伊势丹控股公司从2010年起正式开始了采购业务结构的改革。3年内,该公司将把采购业务结构改革的销售额比例从现在的10%扩大至20%,并计划增加200亿日元的毛利润。

  SOGO SEIBU在深化集团团队对商品进行策划的同时,还将扩大2009年秋季开始经营的PB品牌及LIMITED EDISHION品牌商品的推广。其自主开发商品在2014财年的销售额预计将达到1000亿日元。

  高岛屋、大丸松坂屋百货商店、H2O RETAILING也正在扩大可自行控制的自主策划销售区规模,但仍要面对不少课题。例如,起订量、库存的管理及处理、运营经验等,增加自主商品策划仍具有一定的局限性。此外,如果增加自主策划销售区规模,就会增加人工费等成本,因此百货商店应走一条既能发挥自主性并展示自己的独特风格又能低成本运营的道路。

稿件来源:中国纺织报
 相关资讯
发表评论
姓名:
标题:
  • 内容:
  •  
  •  今日新闻
网站背景 | 公司简介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产品与服务 | 信息定制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2005 - 2010 www.webtex.cn, All Rights Reserved
企业营业执照认证: 沪ICP备1003913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