汤小林 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
敬业:汤小林,入厂30多年一直与棉纺细纱机打交道。工作中的他,不怕苦,不怕累,踏踏实实,勤勤恳恳。从一名普通的保全保养工做到泰达控股集团公司整个细纱工段的领头人,凭的就是他那种特别熟练的维修本领和技术创新的高超能力。
汤小林一进厂,就被分配到细纱车间学习细纱机的操作、维护、保养。那时车间没有空调,车间飞花棉尘飘的到处都是,虽然带着厚厚的口罩,但棉尘还是无孔不入,难免被吸进鼻子里。工作不仅脏,而且劳动强度又大。好多一起分来的同事都调走或离开了,但汤小林却坚持住了,他总想:男子汉大丈夫要成就一番事业,干出点成绩,这点困难又算得了什么。不就是环境脏一点,工作累一点吗?怕苦怕累,又能做成什么事呢?
细纱机的操作、安装和保养可是个技术活。不但需要全面掌握细纱机的结构和工作原理,还要在实践中不断摸索经验,提高操作水平,在具体操作中还要小心翼翼,防止意外事情的出现。汤小林在学中干,在干中学,虚心向老师傅请教,同时自费购买了很多专业书籍充实自己,努力钻研细纱工序设备技术特征、设备状态和工艺参数设置对产品质量的影响及各型号细纱机的拆装过程、装配原理和装配工艺。
功夫不负有心人,他坚持细纱机的专业技术学习,努力提高专业技能,很快学会了细纱机的相关知识和操作技巧,并能够得心应手的操作和维护各类型号细纱机器了。他每次都将维修的内容和遇到的难题以及自己是如何攻关的过程记录下来,整理成册,成为其他保全工的学习教案。没有最好,只有更好。每接到一个任务,汤小林都高度重视,认真对待,在工作中严格要求自己,力图把自己的工作做实、做细、做扎实,高质量高效率地完成每一个任务。
2014年公司新购置了上海二纺机的EJM178JL型1224锭细纱机(带集落装置),使用后却出现了几个难点问题,通过汤小林的“捣鼓”,问题全部解决了。■ 泰达控股 金爱国
黄金菊 在团结协作中实现共赢
和谐:我到无梭车间学习的那段时间,组长黄金菊的教导令我至今难忘,她说除了要熟练掌握操作技术,更重要的是要学习无梭人那种团结协作的精神,我们是一个团队、一股绳,把这股绳拧得越紧越结实,我们才能达到共赢。
湖南云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常德公司织布有梭车间和无梭车间仅一墙之隔,我作为有梭车间的挡车工,平时只是从无梭员工那里听说过无梭组长黄金菊的优秀事迹,而真正了解她则是我们有梭车间升级改造为无梭车间后,公司安排有梭员工学习无梭操作技术的那段时间。
黄金菊从事纺织行业多年,有着丰富的专业知识和操作经验,且工作上兢兢业业、严谨认真。第一天从师于黄师傅,她的一番话就让我印象非常深刻。她说,来无梭学习,你除了要熟练掌握操作技术,更重要的是要学习无梭人那种团结协作的精神,无梭之所以取得今天的成绩,重要的就是团结协作的精神。
第一天学习无梭织机操作,黄师傅手把手地教我操作,告诉我怎样观察停台产生的原因、停台解决的办法,以及她多年的一些经验。经过黄师傅认真、耐心的指导,我慢慢掌握了安装的技巧。她还不断鼓励我平时多看、多学、多操练。她说,熟能生巧,假以时日,你也可以做到和我一样,安装得又快又准。黄师傅的一番话,让我信心倍增。在学习期间,黄师傅还毫无保留地将自己多年的经历,摸索总结出来的一套“眼看、耳听,先纬停、再经停”的巡回操作法传授给了我。我早就听说过,黄师傅自创的这套巡回操作法,为车间的优质、高产作出了极大的贡献。
在平时生活中,黄师傅绝对是一位可亲的大姐。她随和且健谈,空闲之余,常常和我们这些徒弟聚在一起谈工作、聊家常,了解我们对班组工作的意见和看法,引导我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职业观。尤其令我感动的是,她如果得知哪个徒弟生活上有什么困难,都会力所能及的伸出援手。因为她的贴心、她的关心,我们都对她有一种特别的亲近感。
由于有这样一位技术精湛、和蔼可亲的好师傅的引导,如今,我和其他几位徒弟都已成为能独当一面的无梭织机的操作手。■ 云锦集团 口述 柳诗美 整理 袁大喜
张得广 拾金不昧,不求图报的配布工
诚信:今年4月6日中午,富延企业管理公司电工田生雄,来到《富丽达报》编辑部,说想通过报纸表达自己对一位拾金不昧好心人的感谢。他说,有位好心人捡到他的钱包后,不为包里的现金动心,而是主动打电话给他,及时把钱包还给了他。
4月4日上午11点左右,田生雄从公司回宿舍吃中饭的途中,不慎将钱包弄丢。包里不仅有一大笔现金,还有3张身份证、两张充值饭卡和3张银行卡等。
田生雄当时发现自己的钱包丢了后,心里很是着急,立即回到家里翻找,但始终不见钱包的踪影,后来又赶回公司上班的地方继续找,仍没找到。此时,他细细回想了一下,记得回家途中还到一家小店买过东西,肯定在这个过程中弄丢了。“这些证件如重新办理,需要采集指纹,一家人都得亲自回趟老家,特别麻烦。”他说。
在确定自己的钱包丢失后,他首先去银行把3张卡办理挂失,然后再在附近的电线杆等处张贴了寻物启事,希望捡到钱包的人能还回身份证等物品。
正当田生雄为找不到钱包而发愁的时候,他接到一个陌生电话,对方自称捡了钱包,与丢的钱包十分吻合,叫他马上去认领。田生雄喜出望外,一边不停地说谢谢,一边赶过去认领。
原来,捡到钱包的好心人是庄丽染整公司白坯仓库的一名配布工,名叫张得广。张得广说,4月4日他上的是夜班,当天他到新湾办事,在经过公寓楼大门口的途中,发现地上有个钱包,便捡了起来。可由于没有失主的联系方式,考虑到一时无法联系,就先回住处休息了。
次日下夜班后,大概10点多,张得广到宿舍外的小店买香烟时,注意到电线杆上贴有寻物启事,走近仔细一看,发现失主丢失的钱包正和自己捡到的钱包一样,就立即拿出手机,照着失主留下的联系电话打了过去。“电话打了两次,第一次没打通,想到失主此时肯定很着急,我便又打了一次,第二次总算打通了,核实情况后,我叫他马上到贴寻物启事的电线杆那里,把钱包还给了失主。”张得广说。
钱包失而复得,田生雄很高兴,当时心里悬着的石头总算落了地。“当他把钱包还给我时,我心里十分感激,当即拿出一沓百元钞票表示感谢,却被张得广坚定地谢绝了,为了表达内心的感激之情,我便想到了在《富丽达报》上,宣传这样的好人好事,传递正能量。”田生雄说。■ 富丽达集团 宋有常
张志恒 哪里需要哪里就有他的身影
友善:重庆三峡纺织紧密纺二厂的张志恒是个闲不住的人,工作之余总喜欢在车间到处溜达,看见哪里坏了,就主动去烧焊、修缮。在车间,只要提起那个 “多管闲事”的张师傅,大家都纷纷竖起大拇指,员工们有啥需要帮忙的都会想到这个乐于助人的“大管家”。
张志恒初到公司被分配到皮辊房工作,一干就是6个多月,由于工作敬业,深得车间领导的信任。后来,分厂领导专门抽调张志恒从事修补地面的工作。自从干上了修补的活,张师傅就成了二分厂几百名员工的管家,这个管家不是指手画脚的主子,而是身体力行的践行者,哪里有需要哪里都会有他的身影。
以前他在山西从事的是汽车专业维修工,最擅长钳工、焊工和机械修理。修补地面的工作他以前从没干过,开始的时候他也有些不理解,自己好歹也算一个技工,怎么去干泥瓦匠呢?可是,面对领导信任的目光,他毅然接下了这份艰辛的工作。经过数次实验,他修补的地面又光洁又耐用。
去年8月份,万州连续暴雨致使二分厂屋顶许多地方渗漏,员工们又要忙生产,还要抢险救灾,大家伙心底里都很着急。这一切,张师傅其实也早看在眼里,稍等雨小一点,他就悄悄爬上屋顶四处查看,原来由于日晒雨淋,以前做的防水材料很多地方都出现了开裂和卷曲,根本不能防雨。于是,他找到分厂领导表示自己想挑战下修缮工作。他自己到防水门市了解材料性质,并向卷材老板虚心请教制作方法。买回材料后他又顶着烈日在屋顶忙碌起来,8月的太阳炽热毒辣,上午室外气温高达40多度,加上处理卷材时需要气瓶燃烧做特殊处理,高温使他脸部、颈项和手臂多处被灼伤,可是,张师傅硬是凭借着自己顽强的毅力,独自完成了这项艰巨的任务。
张师傅是个闲不住的人,工作之余总喜欢在车间到处溜达,看见哪里坏了,就主动去烧焊、修缮;看见女工们清洁地面的工具不好使,张师傅就自己揣摩研发了推式清洁车,尤其对黄色参观通道的清洁效果很好,不仅能吸附飞花,地上所有的泥土粉尘也都能“一网打尽”。车间的运输车以前很多都是6个小轮子,运输时费力而且不灵活,张师傅主动找来废旧材料改装成了4个大轮,既快捷又省力,受到推纱工们的一致好评。
两年多来,张师傅自己制作的货架、宣传板架子、清洁工具,以及细纱游动风机改造和黄色通道的修饰等节能技改工作为公司节约各类费用将近10万元。三峡纺织 张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