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对“中山装”很欣赏,他一直坚持穿中山装。新中国成立前夕,他身边工作人员问他穿什么礼服参加开国大典,毛泽东不加思索地答道:穿中山装。新中国成立后,为塑造党和国家领导人在国际舞台上的形象,急需有好的西装裁缝,而当时能在中国被称为好的“洋服”裁缝和服装店几乎都集中在上海,最为有名的就是一群最早来自宁波的“红帮裁缝”,他们因其裁制的西装、中山装技艺精湛而闻名天下。
1956年在周恩来总理的安排下,中央办公厅从当时红帮裁缝的聚集地上海,将当地享有盛名的波纬、造寸、蓝天、雷蒙、鸿霞、万国、金泰等7家服装店及其服装技师迁到北京,与中央办公厅附属加工厂合并组成“中央办公厅特别会计室服装加工部”,首要任务就是为毛主席研制合体的着装,包括为毛主席塑造崭新的形象出现在1957年中共“八大”的主席台上。接到任务之后,红帮名师们没有照搬中山装原有的款式、造型,而是按照毛主席的体型、神态以及身为中国人民领袖的气度与风采,大胆改进了原来的中山装。
毛主席对改良后的中山装十分满意与喜爱,“八大”上,当毛主席穿上这套中山装精神焕发地站上主席台的一刻令海内外瞩目,西方媒体更是将毛主席的这款中山装称之为“毛式中山装”。之后,毛主席还身着这件中山装拍了标准像,至今标准像被放大悬挂在天安门城楼正中。完成了为毛主席制装的任务后,这12名红帮裁缝就正式入驻东交民巷子28号——北京红都,开始了为党和国家领导人提供制装服务的历程,而红都之名,寓意“红色首都”,也有纪念“红帮裁缝”之意。
中山装作为新中国一款标志性服装,曾一度被世界公认为中国“国服”,它曾是中国男性最热衷的服装,那时国人也以穿中山装来表达自己对新时代的热爱。回顾中山装诞生与发展历史,我们能看到的是中山装承载和担当了一种中华民族积极向上、勇于斗争的革命精神,记录下了中国共产党人慷慨悲歌和奋斗历程,彰显了中华民族勤劳、创新、严谨、自信、自尊的伟大品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