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消费者信心指数首季超全球水平15个点
发表时间:2013-05-27      发表评论()

  尼尔森公司最新发布的2013年一季度中国消费者信心指数显示,一季度中国消费者信息指数达到108点,与2012年四季度持平,并超过全球平均水平15点。同时,一季度消费者的消费意愿回升至39点,这是自2010年第三季度迄今,连续9个季度以来的最高水平。尼尔森大中华区总裁严旋认为,这表明中国消费者对整体经济持有乐观和积极的态度。

  尼尔森全球消费者信心指数及消费意愿调查从2005年开始进行,监测58个国家和地区超过29000名消费者,关注内容包括消费者信心状况、关注热点,以及消费意愿。

  消费者的信心指数以高于或低于100作为标准,其中,高于100表示信心水平乐观,而低于100则表示相对悲观。尼尔森中国消费者信心指数报告是基于对超过3500名来自中国各线城市及农村地区中国消费者的调查,包括网络、电话和面对面的调查访问。

  在一季度的报告中,数据显示虽然一季度全国的消费者信心指数与2012年第四季度持平,一线城市消费者信心指数却有6点的上升,至109点;三线城市上升5点,至107点;二线城市为104点,与前一季度持平;四线城市消费者信心指数下滑2点,为102点。农村地区作为中国消费者信心指数最高的地区,本季度信心指数较前一季度略有下降,下滑2点,至112点。此外,一季度一线城市消费者对就业前景的乐观程度由52点上升至58点,对个人经济状况的乐观程度由62点升至74点,消费者的消费意愿由51点上升至54点。

  “对于一线城市消费者信心指数的显著上升,我们更愿意将这个变化称之为"回复到正常水平"。”严旋表示,去年四季度,一线城市消费者信心指数下滑8个百分点,很大程度上是由于消费者受到中国股市波动的影响以及对个人经济状况持有的悲观情绪。而今年一季度,消费者信心指数回升至正常水平,应归功于股票市场企稳。

  调查表明,收入(40%)和健康状况(27%)仍然是消费者最为关注的话题。在受访的中国消费者中,大概有62%的人会将可支配现金存入银行。此外,购置新衣(33%)、子女教育(43%)及外出就餐的花费(35%)在中国消费者的支出清单中位列前茅。报告还显示,21%的中国消费者在未来3个月内计划增加在食品饮料类快速消费品上的支出;近15%的消费者表示,将增加非食品饮料类快速消费品上的支出。

  而一线城市消费者的消费意愿更为强烈。在未来3个月,有近五成(45%)的一线城市消费者计划增加在食品饮料类快速消费品上的支出;近四成(40%)的消费者将增加在非食品类快速消费品上的支出。此外,有67%的一线城市消费者表示,计划在未来12个月计划购买个人电子产品,如智能手机、平板电脑或相机等;58%的消费者表示,计划购买家用电器。

  “绝大部分的农村消费者最关注的还是收支平衡,并且会将大部分收入存入银行,以备未来的不时之需。而对在城市中的消费者而言,更加多彩的社会生活和对生活更高的诉求往往成为驱动他们消费的主要动力。”严旋指出。
稿件来源:上海商报
 相关资讯
发表评论
姓名:
标题:
  • 内容:
  •  
  •  今日新闻
网站背景 | 公司简介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产品与服务 | 信息定制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2005 - 2010 www.webtex.cn, All Rights Reserved
企业营业执照认证: 沪ICP备1003913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