租金能力承担强 业内称服饰品牌集合店进驻商场渐成趋势
发表时间:2013-12-12      发表评论()

  2013年,品牌集合店继续布局购物中心。随着购物中心运营水平逐渐提升和招商能力的增强,购物中心和百货店分手的现象不断:百货品牌重复率高、承租能力差、聚集人流能力下降,而品牌丰富度高、聚集人流、租金能力承担强的品牌集合店就成为了购物中心青睐的对象。

  但是,接踵而来的问题却也连绵不绝,有人质疑品牌集合店概念在国内路漫漫。能跟得上节奏的人消费力不足,消费力强的群体对品牌的依赖也不强,加之这种模式的管理运营可能还不够成熟。究竟品牌集合店在国内的发展前景和趋势是怎样的呢?

  中粮大悦城商业管理中心总经理助理  危健平

  今年购物中心特别重视多品牌集合店与零售行业整体的不景气息息相关。当前国内服装零售品牌由于受各种因素影响,销售额普遍呈下滑的态势。在此情况下,他们的店铺拓展意愿也在下降,这加大了购物中心服装零售品牌的招商难度。而多品牌集合店不一样,基本上都是以代理商的模式在操作,扩张意愿较强,因此比较受欢迎。

  金源新燕莎MALL总经理  王丽华

  过去购物中心采用的男装女装分开卖的发展模式,已经难以为继,满足不了消费者的消费需求。现在顾客来购物中心,不仅是购物,更看重体验,更注重购物过程以及购物氛围。这个时候作为购物中心而言,仅仅粗放地研究各个业态占比多少,显然已经不合时宜,必须将品牌、品类、业态之间组合好。

  比如,一对情侣去某一家多品牌集合店买男衬衫,女朋友不用坐在那里等,可以去挑选自己心仪的商品。目前,这种汇集了穿的、用的、生活用品的店铺形式在国外的发展已经相当成熟。国内的购物中心应该多多学习,吸取经验。

  中国购物中心产业资讯中心主任  郭增利

  集合店的发展是一种必然趋势,也许5年后、10年后在本土市场上会呈现出集合店真正的状态。

  目前,中国还没有买手的成长环境,没有本土企业愿意斥巨资培养买手,所以我们根本没有练手的机会。如果没有买手,集合店赢利的方式还是小百货店的方式。最后,这种小百货店的联营方式又发挥不出集合店应有的作用,就会变成面积比传统百货小一点的主题百货,但这种主题百货并不是集合店。

  如果买手制的问题不能解决,在国内出现真正集合店的概率便会降低。所以发展到最后,中国很有可能出现一种以联营方式形成的新型集合店,到那时应该针对本土实际情况对集合店进行重新定义。

稿件来源:服装时报
 相关资讯
发表评论
姓名:
标题:
  • 内容:
  •  
  •  今日新闻
网站背景 | 公司简介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产品与服务 | 信息定制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2005 - 2010 www.webtex.cn, All Rights Reserved
企业营业执照认证: 沪ICP备1003913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