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ster Card Worldwide今天最新公布的消费者信心指数调查报告显示,香港的消费者信心水平在过去六个月有显著的改善,由年初录得自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的第二低水平提升至对前景感到中立。
本地消费者对未来六个月的前景不再感到悲观,而是抱有更加平衡和中立的观点,其整体信心指数为51﹒8。最新指数与六个月前进行的调查(29﹒9)比较,显著攀升21﹒9点,上升幅度为亚太区14个市场之冠。
是次调查为两年来消费者信心首次出现上升。本港的消费者信心由2010年上半年的76﹒6,及下半年的74﹒7顶点开始逐步下降,整体消费者信心更于去年上半年跌至比较审慎乐观的68﹒6点,继而于去年下半年大幅下降至29﹒9的悲观水平,为自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的第二低。
五项经济指标于过去六个月全部回升至中立水平,包括就业(指数由25﹒7升至58)、生活质素(指数由21﹒1升至41﹒8)及经济(指数由19﹒9升至41﹒3)。唯一例外的是股票市场,纵然该指标有所上升,本地消费者仍然感到悲观(39﹒4对比六个月前的23﹒3)。本地消费者对固定收入的前景最为乐观(指数由59﹒4升至78﹒8),与上一次的调查结果接近。
14个受访的亚太区市场中,其中9个的指数录得正面提升,与上一次于去年下半年进行的调查比较,14个市场中只有5个指数有所改善。整体而言,亚太区的消费者信心指数录得轻微上升,由去年下半年的52﹒1升至今年上半年的57﹒2。
中国的消费者信心指数亦上升12﹒6点至非常乐观的77﹒4。中国的消费者对五项指标都感到乐观,他们对固定收入的前景则最为乐观(指数为92﹒5)。而受访的中国城市中,北京的消费者(指数为79﹒9)较上海的消费者(指数为73﹒0)对前景则显得更有信心。
有关调查于今年4月24日至6月10日期间进行,于亚太、中东及非洲地区25个市场访问了11376位年龄介乎18至64岁的消费者。指数以0代表最悲观,100代表最乐观,50则代表中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