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图)了解发展史 提升认知度——“中国经编万里行”媒体团参观海宁经编产业园
发表时间:2012-05-26      发表评论()

  中国第一纺织网5月26日消息(首席记者 martin 浙江 海宁 摄影 报导):“走基层 看纺织——中国经编万里行”浙江海宁站活动,今天(5月26日)正式启动。

  中国第一纺织网、中国纺织经济信息网、《中国纺织》杂志、《纺织服装周刊》、《中国纺织报》、《服装时报》及中国广播网、人民日报、中央电视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光明日报、经济日报、科技日报、工人日报、国际商报、中国工业报、中国质量报、中国贸易报、中国经济网、人民网等20余家中央及专业新闻媒体,深入“中国经编之都”——浙江海宁经编产业园区,从各个层面见证经编产业的发展变化。

  由中国针织工业协会和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新闻中心共同主办、中国针织工业协会经编分会承办的“走基层 看纺织”——中国经编万里行活动以挖掘发展潜力、 营造发展环境、 实现行业新跨越为目标,发挥“宣传做为重要生产力之一”的优势,走进基层,来到企业,以特殊的方式反映我国经编产业发展过程中的典型人和事,为经编产业“十二五”乃至更长远时期的健康高效可持续发展探讨新途径。

  今天下午,媒体团参观了海宁“中国经编总部商城”展厅,对浙江海宁经编产业园发展情况做了进一步的了解。报道组在观摩过程中无不被海宁经编在三大应用领域的迅猛发展所震撼,为其对我国经编产业乃至整个纺织工业发展的带动作用所感叹,为其对人们生活的贡献感到欣慰,体现了温总理所倡导的“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新期待”。

  据了解,浙江海宁经编产业园区于2000年动工建设,是浙江省首批省级特色工业园区。2006年8月,浙江省人民政府浙政函〔2006〕83号批准设立省级开发区,9月通过国家发改委审核成为省级开发区。 2002年,园区所在的马桥镇被中国纺织工业协会命名为“中国经编名镇”; 2006年先后被人事部、中国纺织工业协会评为“全国纺织工业先进集体”和“全国纺织和谐企业建设先进单位”; 2007年3月被嘉兴市政府授予“嘉兴市特级工业功能区”和“嘉兴市重点工业园区”。 2008年6月被纺织工业协会评为“中国纺织品牌文化建设先进单位”; 12月,“马桥经编”被浙江省质量技术监督局授予浙江省区域名牌称号; 2009年10月荣获“全国纺织行业精神文明建设示范基地”称号;12月,经国家工信部批准,成为首批“全国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

  园区目前开发面积5.7平方公里,拥有入园企业468家,其中工业企业327家,拥有省批股份制企业3家,高新技术企业8家。2011年园区实现技工贸收入300.60亿元,利税16.31亿元。其中工业产值201.38亿元,同比增长15.0%;销售200.02亿元,同比增长13.5%;实现利税9.13亿元,同比增长6.6%。今年1-3月份,实现技工贸收入79.66亿元,利税2.48亿元。其中工业产值56.59亿元,同比下降2.1%;销售54.15亿元,同比下降5.7%;实现利税1.95亿元,同比增长12.1%。

  园区在开发建设中,形成了四大优势:

  一是特色明显,总量冠全国。目前,园区内的企业有 85%以上从事经编及相关产业。同时园区内形成了原料、织造、深加工、成品等前、中、后配置合理的产业链。园区的经编业经济总量占海宁市行业总量的 70%,约占全国行业总量的20%左右,是全国最大的经编生产加工销售基地。园区企业生产的经编灯箱广告布、蓬盖布约占国内市场的70%、经编土工材料约占国内市场的40%。

  二是设备先进,科技含量高。目前园区内的高档KS、双轴向等经编机及相关设备有2300多台(套),占全国高档设备的四分之一,其中双轴向经编机260多台,占全国拥有量的90%。企业已累计研发出国家和省级新产品600多个、获得国家和浙江省专利600余个,8个企业和产品获得了国家火炬计划项目、8家企业被认定为高新技术企业。

  三是产品广泛,市场竞争强。园区内的企业已具备生产2000多种产品的能力,产品广泛应用于服装、灯箱广告、交通、风力发电机叶片、游艇等众多领域。企业生产的高强度涤纶丝、防静电、防辐射面料、高档灯箱广告布等技术水平都处于国际领先地位,有些甚至超越了国外同类企业的生产水平。

  四是效益突出,发展前景好。2011年园区平均每亩土地产值419万元,人均年产值达到109万元,人均利税5.3万元,远远高于全国纺织行业的平均水平。海利得、锦达股份、八方布业等10家企业荣登“中国针织行业主营业务收入百强企业”榜单。

  据介绍,过去的一年,园区通过“建设大平台、狠抓大提升、推进大拓展”,实现了经济保持稳定增长、园区开发提质增效、招商引资成果丰硕、基础设施更加完善。“十二五”期间,园区将以产业集群、产业延伸、自主创新、区域品牌、总部经济为提升重点,建立和完善“政府推动、行业自律、企业主体、公众参与”的长效发展机制,大力推进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努力实现经编产业空间布局集群化、原料生产基地化、经编产品差异化,切实做好经编行业的转型发展,科学发展。为此,园区将重点实施以二产提升拓展,三产创新发展为抓手的两项战略。

  (一)全力实施经编产业核心竞争力提升战略。

  (1)扶优扶强。扶持一批主业突出、核心竞争力强、带动作用大的大企业、大集团,推动企业上市。

  (2)创新研发。加强与大专院校、科研院所的对接合作,建立院士工作站,引导企业走高端化、差异化的产品路线。

  (3)品牌培育。一手抓“马桥经编”区域名牌的推广使用,一手鼓励企业创建名牌产品(著名商标)和积极参与国家(行业)标准的起草工作。

  (4)退低进高。积极推进技术改造,淘汰落后产能。

  (5)清洁空气。推进清洁生产,加大治理力度,确保大气环境质量明显提高。

  (二)全力实施第三产业创新发展战略。

  (1)总部大楼抓产出。2012年力争实现入驻企业170家、营业额50亿元,利税9000万元。

  (2)服务业集聚区建设抓创新。完善集聚区规划,重点发展金融服务、电子商务、文化创意、总部经济、现代物流等产业,打造海宁金融副中心。

  (3)重点项目抓进度。商贸科创中心(经编研究院)和星级酒店、人才公寓项目年底前均完成8层。

  (4)重点区域“退二进三”。对海昌路、海宁大道、环南五路、丰收路沿线工业地块实施“退二进三”,年内完成规划修编。

稿件来源:本网专稿
 相关资讯
发表评论
姓名:
标题:
  • 内容:
  •  
  •  今日新闻
网站背景 | 公司简介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产品与服务 | 信息定制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2005 - 2010 www.webtex.cn, All Rights Reserved
企业营业执照认证: 沪ICP备1003913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