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宗商品超级周期可能在2014年回落
发表时间:2012-03-13 发表评论()
在有关所谓大宗商品超级周期的讨论中,人们更倾向于关注“超级”这两个字眼,而对“周期”的关注较少。但是任何真正的周期最终都会出现回落。而目前这轮大宗商品超级周期则可能在2014年回落。
当前此轮超级周期的开始时间可以追溯到1999年。在1999年年初或1998年年底,主要大宗商品价格指数均触及过去20年来的最低点。而自那以后,虽然有一些大幅波动,但S&P GSCI指数累积上涨了5倍。
这背后有两个原因。第一个是经常出现的对马尔萨斯人口论的担忧,即人类将耗尽世界上的原材料存量,石油峰值论就是其中一个例子。而中国需求的剧增则是这一担忧背后的主因。在2000年到2010年年间,中国占全球石油新增消费量的40%,占新增铜消费量的123%。
低成本的资金则是另外一个原因。许多主要经济体实行的低利率或者负利率令持有大宗商品具有吸引力,因为投资者预计未来可以通过更高的价格出售这些商品而获利。正如一家对冲基金可以以低利率进行贷款,同时将铜产品存于库房之中;同理,沙特阿拉伯也可以选择将一些石油储量留在地下不进行开采,而不是将石油开采出来后用卖油获得的收入购买低收益率的美国国债。
但是上述两个原因目前正受到威胁。中国于周末公布的最新贸易逆差数字显示,加工贸易进口增速大幅放缓。这意味着,发达国家的经济疲软,尤其是欧洲地区的经济不振令中国出口商相应地缩减了规模。
与此同时,中国政府也刚刚下调了2012年的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长目标。根据瑞银(UBS)的数据,在中国最新的五年计划中,扣除物价因素的影响,基础设施投资规模较上一个五年计划减少25%。尽管保障房项目投资仍在继续,但是可能无法抵消因中国房地产市场泡沫破灭而引发的商品房开工率大幅下降的影响。这表明,中国的基础设施投资正在放缓。
尽管看涨大宗商品市场的人士鼓吹中国需要赶上西方的消费水平,但是中国的原材料消费量已经升至惊人的水平。根据瑞银的数据,去年中国每一个百分点GDP增速的钢材消费量为7,100万吨,这些钢材几乎相当于建造1,400座纽约帝国大厦(Empire State Building)所需要的钢材量。另外,根据咨询机构Bloomsbury Minerals Economics的数据,虽然中国人均GDP水平远低于北美自由贸易区(North American Free Trade Area, 简称NAFTA)国家的水平,但是中国2010年人均铜消费量却已经超出了NAFTA的水平。
中国经济转型仍然处在初期阶段,但是在未来几年中,这一转型的真实状况应会变得更为清晰。
正如中国经济形势对大宗商品价格持续上涨的预期有所打压,全球货币政策的转变也会给这一预期带来影响。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Federal Reserve, 简称美联储)预计,目前低利率将在2014年年末开始上升。不过,联邦基金期货则日益显示,利率上升的实际将更早,最早可能从2014年年初开始。
研究公司Longview Economics的负责人Chris Watling表示,在过去的80年中,有三个阶段出现了美国极为宽松的货币政策与大宗商品价格上涨周期重合的现象,它们分别是20世纪30年代至40年代、20世纪60年代末至70年代,以及1999年至现在。
根据历史纪录,Watling推测认为,大宗商品超级周期倾向于和股票市场的熊市阶段重合,持续时间为15-25年。根据这一推测,目前的大宗商品超级周期有可能于2014年开始发生转变,当然也要注意这一推测的时间范围较广。
就本质而言,大宗商品期货走势由未来的供需情况以及融资成本决定。在中国和美国政策变化的影响完全显现出来之前,大宗商品价格可能已经预先掉转方向,开始下跌。
当前此轮超级周期的开始时间可以追溯到1999年。在1999年年初或1998年年底,主要大宗商品价格指数均触及过去20年来的最低点。而自那以后,虽然有一些大幅波动,但S&P GSCI指数累积上涨了5倍。
这背后有两个原因。第一个是经常出现的对马尔萨斯人口论的担忧,即人类将耗尽世界上的原材料存量,石油峰值论就是其中一个例子。而中国需求的剧增则是这一担忧背后的主因。在2000年到2010年年间,中国占全球石油新增消费量的40%,占新增铜消费量的123%。
低成本的资金则是另外一个原因。许多主要经济体实行的低利率或者负利率令持有大宗商品具有吸引力,因为投资者预计未来可以通过更高的价格出售这些商品而获利。正如一家对冲基金可以以低利率进行贷款,同时将铜产品存于库房之中;同理,沙特阿拉伯也可以选择将一些石油储量留在地下不进行开采,而不是将石油开采出来后用卖油获得的收入购买低收益率的美国国债。
但是上述两个原因目前正受到威胁。中国于周末公布的最新贸易逆差数字显示,加工贸易进口增速大幅放缓。这意味着,发达国家的经济疲软,尤其是欧洲地区的经济不振令中国出口商相应地缩减了规模。
与此同时,中国政府也刚刚下调了2012年的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长目标。根据瑞银(UBS)的数据,在中国最新的五年计划中,扣除物价因素的影响,基础设施投资规模较上一个五年计划减少25%。尽管保障房项目投资仍在继续,但是可能无法抵消因中国房地产市场泡沫破灭而引发的商品房开工率大幅下降的影响。这表明,中国的基础设施投资正在放缓。
尽管看涨大宗商品市场的人士鼓吹中国需要赶上西方的消费水平,但是中国的原材料消费量已经升至惊人的水平。根据瑞银的数据,去年中国每一个百分点GDP增速的钢材消费量为7,100万吨,这些钢材几乎相当于建造1,400座纽约帝国大厦(Empire State Building)所需要的钢材量。另外,根据咨询机构Bloomsbury Minerals Economics的数据,虽然中国人均GDP水平远低于北美自由贸易区(North American Free Trade Area, 简称NAFTA)国家的水平,但是中国2010年人均铜消费量却已经超出了NAFTA的水平。
中国经济转型仍然处在初期阶段,但是在未来几年中,这一转型的真实状况应会变得更为清晰。
正如中国经济形势对大宗商品价格持续上涨的预期有所打压,全球货币政策的转变也会给这一预期带来影响。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Federal Reserve, 简称美联储)预计,目前低利率将在2014年年末开始上升。不过,联邦基金期货则日益显示,利率上升的实际将更早,最早可能从2014年年初开始。
研究公司Longview Economics的负责人Chris Watling表示,在过去的80年中,有三个阶段出现了美国极为宽松的货币政策与大宗商品价格上涨周期重合的现象,它们分别是20世纪30年代至40年代、20世纪60年代末至70年代,以及1999年至现在。
根据历史纪录,Watling推测认为,大宗商品超级周期倾向于和股票市场的熊市阶段重合,持续时间为15-25年。根据这一推测,目前的大宗商品超级周期有可能于2014年开始发生转变,当然也要注意这一推测的时间范围较广。
就本质而言,大宗商品期货走势由未来的供需情况以及融资成本决定。在中国和美国政策变化的影响完全显现出来之前,大宗商品价格可能已经预先掉转方向,开始下跌。
稿件来源:道琼斯
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