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第一纺织网7月8日消息(特约通讯员 陆茵 摄影 报导):由中国纺织工业协会主办,由中国针织工业协会和纺织行业职业技能鉴定指导中心承办的“2011年全国纺织行业“佰源杯”纬编工职业技能竞赛”新闻发布会,今天在京隆重举行。
中国纺织工业协会副会长许坤元、中国纺织工业协会秘书长杨纪朝、中国纺织工业协会人事部主任王久新、中国纺织工业协会职业技能鉴定指导中心主任孙晓音、中国纺织工业协会副秘书长、中国针织工业协会会长杨世滨,中国针织工业协会副会长林光兴、中国针织工业协会秘书长瞿静、中国财贸轻纺烟草工会纺织工作部刘富厚、泉州佰源机械公司副总经理吴锡锋、山东纺织工业协会行业管理处科长楚勇、北京针织工业协会常务副理事长白庆、铜牛集团有限公司人力资源部副部长祖震等有关领导嘉宾出席会议,在京中央及行业媒体40多家媒体出席此次新闻发布会,新闻发布会由中国纺织工业协会新闻中心主任孙淮滨主持。
记者从新闻发布会上了解到,“十一五”期间,针织行业取得快速发展,特别是技术装备取得长足进步。2010年针织行业规模以上企业工业总产值、销售产值、利润总额均比2005年翻了一番。2010年针织服装及附件出口比2005年增长了116%。纬编行业在针织行业中占有重要地位。在针织行业规模以上企业中纬编企业的工业总产值、销售产值约占针织行业的70%以上。
一、举办竞赛的意义
近年来纬编行业技术装备进步明显。纬编行业的生产设备包括各类圆机和横机,圆机的发展趋势是筒径30英寸和34英寸以上圆机在纬编设备中的比重大幅上升。大圆机是针织纬编行业的重要机型。随着装备技术的改进,大圆机数量不断增多,其他纬编设备逐步减少。电脑提花、电脑控制的大圆机有所增加,有力推动纬编行业的产品开发和劳动生产率的提高。针织行业拥有各类大圆机18万台以上。从事纬编操作的一线工人80万人以上,其中从事大圆机操作工人60万以上。
国际知名的大圆机制造企业有日本福原、德国的迈耶·西、德国的德乐、意大利的比洛德利。这些企业研发实力强,机械制造精度高,在国际上影响力大,品牌知名度高。著名大圆机制造企业大圆机设计和制造代表国际发展方向,电子控制提花、整机性能都处于领先水平。
我国针织机械制造水平迅速提高,出现一批制造水平和生产规模领先于行业的圆机制造企业。国产大圆机的性价比明显优于国际知名制造企业。国产大圆机制造企业自主研发能力不断提高,大圆机的设计、制造水平与国际先进水平逐步缩小,常规大圆机生产中运行良好,生产效率高,生产面料产品质量稳定。电子提花、电子控制的机型在一些领域也达到国际先进水平。随着国产大圆机整体性能提升,我国针织行业大量采用国产大圆机。性能优良的国产大圆机为行业技术装备水平的提升做出了重要贡献。
针织行业纬编工操作基础理论水平参差不齐,操作工熟练程度差异较大,熟练操作工数量严重不足,全能型操作工比重不高,制约针织行业的可持续发展。为了提高纬编工的理论水平和操作技能,促进针织行业的产品质量不断提高,更加关注民生,关注职工技能提升,创造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中国纺织工业协会拟举办纺织行业纬编工职业技能竞赛。
二、组织形式
由中国纺织工业协会主办,由中国针织工业协会和纺织行业职业技能鉴定指导中心承办。竞赛由主办单位和承办单位、协办单位成立组委会。组委会下设办公室,负责竞赛的组织实施等各项工作。
竞赛组委会名单
主 任:杜钰洲 中国纺织工业协会会长
副主任:杨世滨 中国纺织工业协会副秘书长 中国针织工业协会会长
王久新 中国纺织工业协会人事部主任
委 员:孙晓音 纺织行业职业技能鉴定指导中心主任
林光兴 中国针织工业协会副会长
竞赛办公室成员名单
主 任:孙晓音 纺织行业职业技能鉴定指导中心主任
副主任:瞿 静 中国针织工业协会秘书长
成 员:协办单位所在省行业主管部门和工会有关人员 协办企业有关人员 各有关参赛省相关组织单位负责人1名
总裁判长:王 智 中国针织工业协会专家技术委员会主任
组委会办公室下设
竞赛组:负责大赛的比赛组织工作,联系主管部门做好大赛的筹备和组织落实;协调各省市预赛,收集比赛资料;决赛过程中,协调参加的各参赛队,配合裁判员和大赛组织人员,做好协调工作,确保决赛有序进行。
后勤组{会务组}:负责竞赛的后勤和会务工作,负责竞赛的会务组织;负责竞赛后勤保障、接待、安全、保卫、食宿等工作。
宣传组:负责竞赛的宣传报道工作。
三、竞赛组织方案
(一)竞赛工种、机型
工种:纬编工(大圆机操作)
机型:大圆机
规格:
(二)考评员培训
中国针织工业协会与纺织行业职业技能鉴定指导中心共同组织考评员培训,培训考评员30名,按省市分配名额。
(三)竞赛教材编写
中国针织工业协会组织纬编行业专家编写“2011年全国纺织行业纬编工操作职业技能竞赛”培训教材。
(四)竞赛方式
竞赛分初赛和决赛两个阶段进行。初赛由各省(市、区)在当地组织。在初赛的基础上以省(市、区)为单位,选拔优秀选手参加全国决赛(名额按各省市行业总产值确定)。有条件的市或产业集群地区可举行预赛,选拔优秀选手参加省级预赛。决赛定于2011年11月底或12月初举行。
(五)参赛人员及参赛选手条件
针织行业各类纬编企业操作工均可参加。
(六)比赛内容
竞赛分理论知识(应知)考试和实际操作(应会)考核两个部分,理论部分占30%,实际操作部分70%。
1、理论考试
2、操作比武:大圆机挡车操作
(七)评审裁判
评审裁判组负责理论知识考试和实际操作考核的评审及综合成绩的评定工作。总裁判长由王智担任,裁判员由各主要省市推荐作风好技术精、经验丰富,取得考评员资格的人员担任,由组委会任命。中国针织工业协会组织裁判员、教练员制定比赛方案,统一目光、统一比赛标准。
(八)竞赛参与规模
1、各主要省市举行选拔,各省市预赛规模约40万人,包括企业预赛、集群地区预赛和省市预赛。鼓励企业为选拔优秀选手举行预赛。
(1)企业预赛;
(2)规模较大的产业集群可举行预赛;
(3)省市预赛:北京、上海、江苏、浙江、福建、江西、山东、广东、河南等省市举办预赛,选出进入决赛的选手参加全国总决赛。
2、全国总决赛。
(九)决赛名额分配
按各省市纬编行业的总产值(规模)分配各省市进入总决赛的名额,适当照顾中西部地区。初步确定参加总决赛的名额为80名。
(十)奖励办法
1、在全国决赛中获得前六名的选手,由中国纺织工业协会授予“全国纺织行业技术能手”称号,颁发奖金、奖杯和荣誉证书。
2、在全国决赛中获得第七至第十八名的选手由中国针织工业协会和纺织行业职业技能鉴定指导中心授予“全国针织行业技术能手”荣誉称号,颁发奖杯和荣誉证书。
3、获得第一至三名的选手由纺织行业职业技能鉴定指导中心按规定晋升技师(国家职业资格二级)职业资格;获得第四至第十八名的选手由纺织行业职业技能鉴定指导中心按规定晋升高级工职业资格(国家职业资格三级)。
4、在全国决赛中获得第十九至第三十名的选手,由中国针织工业协会和纺织行业职业技能鉴定指导中心授予“全国针织行业纬编操作能手”荣誉称号,颁发奖杯和荣誉证书。
5、参加全国决赛的其他选手由竞赛组委会授予“2011年全国纺织行业纬编工职业技能竞赛优秀操作能手”,颁发荣誉证书。
6、全国决赛设三个单项奖(具体项目待定)。竞赛组委会对获得三个单项前三名的选手授予“2011年全国纺织行业职业技能竞赛纬编工单项奖”,颁发荣誉证书。
7、对于在此次竞赛过程中,表现突出,技术过硬的教练员、裁判员,由竞赛组委会授予“2011年全国纺织行业纬编工职业技能竞赛优秀教练员(前18名选手的教练)、最佳裁判员(3名,根据考试成绩、现场表现、选手等评价情况确定)和优秀裁判员”,颁发荣誉证书。
8、对于在此次竞赛过程中积极组织、认真做好宣传报导工作的省(自治区、直辖市),由竞赛组委会授予“2011年全国纺织行业纬编工职业技能竞赛组织奖”;对于积极组织、认真做好宣传报导工作、选手成绩突出、平均成绩前三名的省(自治区、直辖市),由竞赛组委会授予“2011年全国纺织行业纬编工职业技能竞赛优秀组织奖”,颁发奖牌和荣誉证书。
9、对于在此次竞赛过程中做出突出贡献的单位,竞赛组委会授予“2011年全国纺织行业纬编工职业技能竞赛特殊贡献奖” ,颁发奖牌和荣誉证书。
10、对入选全国决赛的选手、教练员、裁判员由所在企业给予一定的奖励。
四、时间进度
为确保竞赛的广泛性和影响力,2011年全国针织行业纬编工(大圆机操作)职业技能竞赛从预赛到决赛约半年多时间,2011年6月-12月。时间进度:
2011年6月-7月:培训教材编写
2011年6月-8月:组织专家确定预赛比赛规则、比赛方案、比赛内容、评定标准。
2011年7月:考评员培训班。
2011年8月-10月:省市组织预赛。
2011年10月-11月:省市预赛总结,确定全国比赛方案、比赛程序。
2011年11月底或12月:全国决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