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天买羽绒服,冬天买短袖衫。前些年,无论是在大商场,还是在小专卖店,反季节服装备受市民热捧。连日来,记者走访城区多家商场发现,如今这种反季节的促销手段已无法再吸引顾客的眼球,反季节服装销售专区内都特别冷清,顾客少有问津。
现象:低价羽绒服问津者少
日前,记者在达城多家商场看到,今年的在售的反季节服装和往年一样,依然以羽绒服为“主打”,售价同样普遍比冬季低很多,有的品牌的羽绒服折扣甚至低至2折。但记者发现,今年消费者对反季节销售的羽绒服似乎已不再“感冒”。记者在达城老车坝附近某商场内看到,超过100个平方米的卖场里只能见到几个售货员的身影,记者在商场内呆了近半个小时,也没有见到一个前来问津的顾客。某知名品牌的一位销售员告诉记者,前几年羽绒服夏季销售情况好比较好,现在反季节服装销售情况并不是很好,一天只能卖几件衣服,而且以中老年人居多。
消费者:看重款式和质量
记者采访获悉,如今仅仅低价已无法吸引顾客,衣服款式、品位、质量等因素同样是消费者考虑的因素。消费者刘女士告诉记者,她前年夏天逛商场时花了300多元买了一件原价800多的羽绒服,当时觉得还可以,可去年冬天穿出来时,朋友都说款式已过时,不好看。“一件300多块钱的羽绒服只穿了二次就被束之高阁,真不该冲动消费!”
业内人士:应在品位上下功夫
据商场一位业内人士透露,反季节销售的服装不少都是好几年前积压下来的商品。有的商品囤积已久,而且长期的反季销售充斥夏季市场,商品没有变化,设计没有新意,消费者容易产生“审美疲劳”。这位业内人士认为,商家要想在反季节销售中赚取商机,获得利润,还得在品牌和档次的提升上下功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