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细节大障碍——中国童装面临“召回”考验
绿色纺织这一概念在全球纺织业来说已是大势所趋,尤其对于童装,它的目标群体为免疫能力和抵御能力都比较低的婴幼儿和儿童,就更要在环保方面走在前头、做到万无一失。我国童装在出口时由于环保问题的受限,也不容忽视。
与机械安全性一样,在化学安全性方面,欧洲也有着相对完善的标准和规定。近来我国多起服装被召回,都是因为偶氮燃料、邻苯二甲酸盐DEHP、有毒芳香胺、DMF等超标。而在欧洲,对于这些成分都是有着明确的含量规定的。
“红黄蓝”的吴经理对此也提道,确实目前国内的童装行业比较混乱,整体层次不高,低价产品大量充斥,一些企业迫于成本压力,选取不合格原材料,生产工艺不够规范环保,导致最后产品环保指数不过关。这是整个行业的问题,要号召全行业对儿童负责,考虑经济利益的同时也不能放弃社会利益。
可见,要想摆脱外贸童装频被“召回”的尴尬,不是一条法规的立竿见影,也不是一个企业的一己之力,要政府、行业、企业上下联通、通力协作,从多方面查找原因,改变行业现状,争取尽快让中国的童装提升品质、畅行世界。
稿件来源:服装时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