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热潮推高亚洲通胀
发表时间:2010-03-22    作者:凯文•布朗  发表评论()

  印度一位博主哈利沙·雷迪(Haritha Reddy)感到很困惑:为何印度北方邦市场上的番茄价格会在三天内涨了两倍?对于一些商品的价格,阿迪蒂亚·拉奥(Aditya Rao)认为“荒谬透顶”:1公斤糖索价50卢比(合1.10美元)以上,一公斤图瓦木豆(tuvar dal,一种印度豌豆)要价近100卢比。 
 
  在世界其它地区担心经济增长太慢或不增长之时,类似这位博主这样的消费者们生气的抱怨,已经让亚洲决策者的注意力转移到一个截然不同的问题:通胀的迅速攀升。 

  在亚洲许多国家,通胀幽灵正以奥运速度跳出“瓶子”,令该地区消费物价指数年度同比数字出现了1997-98年亚洲金融危机以来最大的波动。 

  在印度,2009年年中的物价还持稳,但本周公布的数据显示,最受关注的批发价格指数同比上升了9.89%,前一个月的数字是8.6%。 

  中国上周表示,2月份消费者物价指数飙升至2.7%的16个月高点,高于1月份的1.5% ,令人不安地接近了温家宝总理在一周前设定的目标:3%。 

  越南的通胀率在7个月间翻了一番还多,现已达到8.5%,菲律宾为4.2%(2009年年中一直保持平稳),韩国则大幅上冲3%——中央银行设定的通货膨胀目标。 

  这些国家的通胀压力源自不同的原因。汇丰银行(HSBC)驻新加坡的亚洲经济学家罗伯特·普莱尔-万德斯福德(Robert Prior-Wandesforde)表示,推高印度通胀指数的是粮食和石油价格,而澳大利亚(通胀率为2.1%)主要受中国对大宗商品的旺盛需求推动。 

  通胀上升的深层原因,在于日本以外的亚洲大部分地区经济复苏的速度和广度——这些地区的国内生产总值(GDP)已连续三个季度呈现两位数的环比年率化增长。当下月当前季度的数据陆续出炉时,这些国家有可能实现连续四个季度的增长。

  平均而言,该地区的经济产出比2008年第三季度的上一个峰值水平高出4%,除依赖贸易的新加坡之外,所有主要经济体的产出均已恢复到危机前的水平。新加坡仍较危机前略有差距。 

  在美国、欧盟和日本对亚洲出口产品需求持续低迷之际,这种复苏表明,亚洲消费者支出发挥的作用远远超出了预期。新加坡星展银行(DBS)表示,在不包括日本的亚洲前十大经济体中,私人部门消费比危机前高出了7%。 

  更为重要的是,剔除政府支出的直接影响后,GDP的增长状况并无太大变化。 

  星展银行经济研究主管柯大任(David Carbon)表示:“人人都说亚洲消费不足。恕我直言,大家都错了。” 

  “世界上还有哪个地区在过去5个季度中消费增长7%的?美国的消费停滞不前,欧洲和日本也一样。” 

  多数经济学家预计,随着制造商逼近产能上限,再一次刺激通胀走高,并促使各国央行收紧货币政策,今年亚洲地区GDP增长将放缓至平均6.5%左右的水平。 

  到目前为止,只有澳大利亚、马来西亚和越南在危机后上调了利率,中国和印度央行则通过上调银行准备金率来收紧货币政策。 

  但预计这种状况将很快改变。作为该地区最大的两个经济体,中国和印度预计将在第二季度开始利率正常化,韩国也将采取同样措施。 

  汇丰银行(HSBC)驻香港的亚洲经济学家范力民(Frederic Neumann)预测,到今年年底,亚洲大部分国家的基准利率将比目前高出50至100个基点,预计印度尼西亚将加息125个基点,巴基斯坦将加息350个基点,越南将加息400个基点。
稿件来源:英国《金融时报》
 相关资讯
发表评论
姓名:
标题:
  • 内容:
  •  
  •  今日新闻
网站背景 | 公司简介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产品与服务 | 信息定制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2005 - 2010 www.webtex.cn, All Rights Reserved
企业营业执照认证: 沪ICP备10039135号